2023年12月9日,中天鋼鐵集團(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七廠首批成品下線。中天鋼鐵精品鋼簾線項目投資超200億元,預計年產鋼簾線28萬噸,為行業內首家實現全過程智能制造的企業。
淮安市委書記史志軍說,近年來淮安主動圍繞江蘇制造強省建設,積極融入全省產業集群分工協作,堅持新型工業化引領,推動重特大項目攻堅,“四最”和101%優質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全市上下攀高比強、跨越趕超的信心有力提振?;窗矊⑹冀K把堅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強市之要,堅定不移走工業強市道路,爭取“十四五”經濟總量再上兩個千億級臺階,實現擴總量和優結構、增質效和提速度協同并進,全力打造長三角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集聚區,為建設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筑牢支撐,奮力在現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義”。
項目引建加速“積勢蓄能”
寒冬時節,在淮安經開區天合光能基地,一期工廠一塊塊光伏組件產品快速下線;二期生產設備陸續進場;三期、四期鋼架廠房拔地而起?!绊椖靠偼顿Y200億元,全部投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約800億元,將成為天合光能全國最大的硅片電池組件一體化制造基地?!逼髽I相關負責人張顏民說。
從2021年百億級制造業項目招引實現零的突破后,淮安近兩年陸續引進并實施百億級工業項目11個,其中8個首期已竣工;去年10月又新簽百億級項目5個,均屬戰略性新興產業,初步扭轉項目“缺大少新”的狀況。
“去年1—11月,全市完成規上工業投資1044.1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全省第一;預計去年全年新開工、新竣工、新列統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分別超400個、220個、160個,其中新開工50億元以上項目超10個,新增長點貢獻產值增量約500億元?!笔屑夹g改造管理服務中心主任趙淮軍說。
除了招引“頂天立地”大項目,淮安也不忘對本土企業的精心培育,尤其注重通過重抓技術改造項目培育骨干企業,連續多年實施百億(50億)企業培育、千企技改等行動計劃。本土企業、中國液壓行業標桿江蘇威博液壓公司連續數年進行重大技術改造,繼2022年成為北交所注冊制“第一股”之后,2023年又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淮安市突出‘工業為先’‘創新為要’,深入實施規模企業、上市企業、高科技企業、創新平臺載體培育和綠色制造、‘智改數轉網聯’等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項工程’,整合設立規模超3億元的工業強市發展專項引導資金,充分激發企業創新驅動、數字賦能、綠色轉型、質效提升的積極性,近兩年全市技改投資、研發投入長期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被窗彩泄I和信息化局局長楊維東說。
去年1—11月,淮安列入百億、50億培育的29戶企業,開工項目37個,完成投資420億元,實現產值1088.3億元,同比增長21%。
優良環境打造“良田沃土”
“51天、151天、120天!”捷泰新能源科技淮安公司總經理周福深表示,作為全球單體最大的N型太陽能電池制造基地,總投資130億元的漣水項目簽約后僅51天就落地開工,一期151天首線出片,二期更是僅用120天,“淮安速度”令人刮目相看。
除了捷泰新能源,百億級項目從簽約到開工,中天鋼鐵用時100天,臺華新材70天,巨石玻纖51天,天合光能一期32天、四期單晶硅項目僅27天……“傳奇”接連上演。
優質項目向淮而聚的背后,是101%服務的營商環境的支撐。圍繞“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淮安連續三年將重特大項目攻堅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作為“新春第一會”,充分發揮黨政親商會、經濟網格幫辦員作用,推行市級機關掛鉤縣區營商服務專員等制度,踐行“做的要比說的好、服務要比需求早”理念;在省內率先開展重大工程建設“五證聯發”“拿地即開工”專項改革,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全過程暢通。
2023年,淮安通過“拿地即開工”方式落地項目233個,總數全省第二,重大項目占比全省第一。
產業集群夯實“經濟底盤”
去年10月18日,比亞迪首款混動輕卡T5新品發布暨智慧工廠體驗日在淮安舉辦,標志著總投資50億元的淮安比亞迪新能源商用車及零部件項目竣工試生產。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新能源商用車10萬輛,年產值150億元,將成為全球最先進的新能源商用車制造基地。目前,淮安已集聚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近百家,初步形成“原材料—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整車—充電設施和汽車后市場”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正在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除了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近年來,淮安將建設具有較強產業支撐力、創新驅動力和開放競爭力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擺上全市“153”發展戰略重要位置,明確全市“7+3”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定位,即聚力打造智能裝備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纖維新材料、化工新材料、PCB電子元器件、綠色食品、生物技術及新醫藥等7個優勢產業集群,培育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興數字產業3個先導產業集群。
淮安市市長顧坤說,集群鏈式發展是現代產業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窗矊⑸钊胴瀼攸h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重大戰略部署,全面落實《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行動方案》,充分發揮50億、百億級重特大項目產業之“錨”作用,積極引進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上下游配套企業,有效協同推進強鏈補鏈延鏈,持續優化產業生態,加快打造充滿活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深度融入全省“1650”產業體系,全力在差別化競爭中彰顯淮安后發優勢、比較優勢,筑牢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強支撐。
目前,淮安“7+3”產業集群已集聚規上企業1213戶,產值總量占全市規上工業近八成。預計到2025年,將培育形成開票銷售超千億級產業集群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