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全國率先提出發展數據產業而聞名中外的秦皇島,堅持將數據產業作為園區發展新的增長點,采取搭建產業發展平臺、建立院地合作關系、加速數據成果轉化等措施,全力做響“中國數谷”品牌,打造新時期園區經濟新的增長極。
自2008年10月16日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成功舉辦國內首屆“中國秦皇島國際數據論壇”以來,數據產業呈現高速發展態勢。目前,以中科院地理所、遙感所、自動化所等10家中科院研究機構為代表的中科院團隊體系已初步形成;中科院微電子所與康泰醫學共建的“居民健康管理平臺”、中科院網絡中心與燕大正洋共建的“公共服務云計算平臺”等多個院企合作平臺投入運行;北京大學、燕山大學等知名高校與開發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北京大學科技產業園正式起步建設,并已落實多個入園項目;工信部五所、IBM三維互聯網技術平臺、完美動力等一大批數據關聯企業和科研機構入駐,帶動數據關聯產業鏈逐步完善。“中國數谷”初具規模,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數據產業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
與此同時,開發區管委會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于2010年3月完成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和《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數據產業創新示范區發展總體規劃》,并投資2億元建成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的基地標志性建筑——數谷大廈,在華北地區率先引入萬兆光纖,為數據企業發展提供長期穩定保障。管委會積極協調電力部門,投資1.85億元,建成深河變電站項目,總變電容量36萬千伏安,架設兩條15公里輸電線路,全面滿足數據企業需求。建成占地167.3畝的數谷翔園工程,包含46棟現代化辦公樓,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為大批數據企業入駐提供了一流發展空間。
通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基地優先發展數據產業,重點發展數據服務業,配套發展數據軟硬件研發制造業,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將數據產業基地建設成為生態型、園林式、高科技的現代。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數據產業基地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在業內的影響力,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在2012年6月15日閉幕的“2012兩岸四地國際投資合作高峰論壇”上,秦皇島開發區被評為“2012最具投資價值園區”;在2012年12月工信部主辦的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上,秦皇島開發區數據產業基地被評為2012年中國信息產業年度“數據產業最佳地”;2013年5月,秦皇島開發區被省科技廳評為第一批河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并正式授予“河北省數據產業國際創新園”標牌 。
今年4月23日,秦皇島開發區與河北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基地項目簽約, 5月6日,秦皇島(中科院)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基地揭牌,開創了開發區發展數據產業以來成規模、大批量引進國家科研成果轉化項目的新局面,實現了引進產學研合作項目的新突破。基地現已形成了園區類、研究院類、平臺類和成果轉化類四類支撐性項目競相發展的格局,不遠的將來,通過打造以數據產業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格局,數據產業基地將建設成為全國特色鮮明的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形成環渤海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中國產業規劃網(www.chanyeguihua.com)提供戰略規劃、產業規劃、空間規劃(概念性規劃、總體規劃、控制性/修建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景觀規劃、旅游規劃)、城市專項規劃、工程設計、招商策劃、地產策劃、投融資咨詢等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