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有機原料和合成材料、汽車輕量化材料和包裝材料、新能源材料……6月1日,惠州市政府官網發布《關于〈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總體發展規劃〉(公示稿)公示的公告》,任何單位和個人如有異議,可在公示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通過書面形式進行反映。根據《公告》,規劃面積30.20平方公里的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位于惠州市惠東縣,產業園將利用大灣區石化區原料,生產戰略性新興材料和高端新材料,最終打造成為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科技創新基地。
產業園規劃面積30.20平方公里
近年來,國家將新材料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來發展。2020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推進世界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全面提升惠州大亞灣石化區發展建設水平,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充分發揮隔墻供應優勢,做精做深石化和能源中下游產業鏈,引進一批重大項目在惠州市惠東縣新材料產業園落戶,形成惠州大亞灣石化區、惠州惠東縣新材料產業園、惠州惠東縣稔平半島能源科技島“三足鼎立”,國企、外企、民企“三駕馬車”同臺競技的產業集群發展態勢。
根據《公告》,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總體發展規劃依據國內新材料行業綠色發展、原料多元化的態勢,遵循國家新材料發展規劃的產業導向,結合國內外相關產品的市場和技術,分析發展相關新材料產品面料的挑戰,研究發展機會和優勢條件,確定發展的定位和方向,理清未來發展的思路和產業結構關系,設計重點發展的產業鏈和招商引資項目,加快發展先進合成材料和超前布局前沿新材料,吸引國內外具有先進技術的企業落戶,為園區招商引資健康發展提供決策支撐。
《公告》顯示,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規劃時限分近期(2020年-2025年)、中期(2026年-2030年)、遠期(2031-2035年)。產業園規劃面積30.20平方公里,園區北至惠州市交通干線橫四路,南至沈海高速,東至廣惠高速,西至惠州市南北交通軸線一號公路。
產業園規劃四個產業片區
根據《公告》,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產業規劃可概括為“一四六”方案,即一個平臺:新材料創新和中試平臺,形成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四個產業片區即化工新材料區、合成材料區、精細化工區和先進有機原料區。六大產業板塊主要是“先進有機原料和合成材料、汽車輕量化材料和包裝材料、新能源材料、電子化學品、精細化工及日用化學品、前沿新材料”,利用園區的區位、物流、資源優勢,與周邊工業園區錯位發展,為汽車、電子、包裝、制鞋和紡織服裝等行業配套。
在空間布局上,按照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產業發展規劃和產品鏈的構成,綜合所處地理位置、主導風向、環境保護和安全衛生及運營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程度等因素,規劃園區在空間上劃分為管理研發區、產業功能區、物流倉儲區、公用設施區幾個功能分區。管理研發區主要包括整個園區的行政管理、信息咨詢、科教研發、金融服務、環境監測、應急響應、醫療急救、智慧園區管理平臺、小型商貿服務、中試孵化等。產業功能區依據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鏈發展。物流倉儲區主要包括為產業項目生產配套的物流運輸及倉儲設施。公用設施區主要包括凈水廠、污水處理廠、變電站、熱電中心、消防站等公用工程配套設施。
在其他配套規劃上,環境保護方面,對惠州新材料園區主要污染物按照近、中、遠期進行了預測;對大氣、水體、固廢提出治理措施。消防規劃方面,建設消防站和泡沫站,并就消防通道、給水、供電、通訊進行了合理規劃,便于重大事故時應急救援力量快速響應。安全規劃方面,明確了園區安全布局原則,提出園區安全管理建設體系。防災減災方面,對地震、洪水、熔巖發育、氣象等災害進行分析,提出應對措施。智慧園區方面,將園區內企業的安全、環保、應急、能源、公共設施、行政管理等信息納入可視化平臺管理,構建全區域、全過程、全方面監測體系。
在規劃實施保障方面,對惠州新材料園區投入和產出進行估算,對帶來的社會效益進行評價,提出規劃實施近、中、遠期目標和措施,從組織、人才、招商、政策、技術等方面提出若干措施,保障規劃有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