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區美麗鄉村提升“1510”示范創建行動實施方案》日前正式發布。今后3年,余杭將投入逾10億元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區重點建成“一核五線十點”,即大徑山美麗鄉村核心樣板區,大運河文化帶、西部訪茶尋幽線、塘棲水鄉風韻線、中泰慢谷風光線、良渚文化風情線等5條精品游線和10個產業鏈條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多樣、業態豐富的示范村,從而助推“全域美麗”建設,加快構建美麗城鎮與美麗鄉村融合發展體系。
近年來,余杭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圍繞“全域美麗”建設總體部署,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做優鄉村景觀風貌,著力營建美麗鄉村大花園。截至目前,余杭已實現125個規劃保留村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全覆蓋,創建省AA級以上景區村莊60個,美麗鄉村精品區塊覆蓋全區主要涉農鎮街。2018年,余杭獲評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區。
圍繞“爭創新時代發達地區鄉村振興的余杭樣板”這一目標,余杭出臺“1510”行動方案,拉開了以產業振興為主導,以特色文化為靈魂的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設大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管理、運營協同發展。
根據“1510”方案,大徑山美麗鄉村核心樣板區區塊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將依托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建設,實施全域景區化連片提升,以打造高品質禪茶風情產業主軸線為核心,重點培育雙溪畫廊、禪茶第一村兩大區塊及小古城村、徑山村、四嶺村、雙溪村4個重點村集聚區。
5條精品游線,則將在做實做優沿線環境的同時,突出文化風情主題,并積極培育農村產業,將沿線美麗鄉村、農業園區、景區景點、小城鎮等銜接連貫,發展運動養生、農趣美食、民宿度假、文化文創等業態,以形成村點出彩、沿線精美、多業融合的美麗鄉村示范帶。其中,大運河文化帶將深挖運河文化內涵,促進沿河美麗鄉村風貌提升、功能活化與產業發展,涉及余杭東部鎮街,以大運河為骨架向周邊美麗鄉村延伸。西部尋茶訪幽線線路長約20公里,將依托西部自然山水資源,以禪茶文化為主題特色,重點分布于西部相關鎮,并串聯森林古道。塘棲水鄉風韻線線路總長約10公里,含塘棲4村2集鎮,將依托塘棲古鎮、超山、丁山湖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以濱水休閑景觀帶為主,展現江南水鄉濕地主題特色。良渚文化風情線線路總長約15公里,將以良渚文化“訪古朝圣”為主題,以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中心,做優良渚、瓶窯等5村2集鎮。中泰慢谷風光線線路長約8公里,含中泰集鎮、中橋村、白云村等,將利用山谷田園、竹笛文化等優勢,以“江南慢村”休閑慢居為主題特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