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國家工業信息安全中心、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在北京舉行《濟南市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規劃》發布儀式。
本次是濟南市第13次組團參展軟博會,也是首次在軟博會期間舉辦專題發布會。發布會上,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了《濟南市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劃》,宣介了《濟南市促進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向廣大參展企業展示了濟南良好的數字經濟生態、豐富的科教文化資源、完善的政策體系和一流的營商環境。
工信部信軟司副司長李冠宇在發布會上表示,濟南是中國軟件名城,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基礎較好。近年來,濟南在電子政務、企業上云和兩化融合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發展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提供了寶貴經驗。他表示,希望濟南市以本次發布會為契機,加強交流、分享經驗、深化合作,推動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工作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汲佩德表示,之所以選擇在本屆軟博會上發布《濟南市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劃》,是因為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最具行業影響力的軟件行業盛會.本屆軟博會吸引了來自30多個國家,100多個地方省市,超過400多家知名軟件企業和機構參會。因此,本屆軟博會既是軟件新技術新產品的展示平臺,更是是雙招雙引的良好平臺。“我們希望借助軟博會平臺發布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劃、宣介數字經濟有關政策、分享智慧城市建設經驗,讓更多的行業領先領軍企業了解濟南,投資濟南,共同參與到濟南軟件名城、智慧名城、智造名城建設中來。”
2022年產業主營業務有望突破5000億元
據了解,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濟南市優先發展的“十大千億級產業”之首。此次發布的《濟南市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在全面分析我市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現狀和發展形勢的基礎上,提出立足“三核兩廊多園”空間布局,發展“十二大領域”,實施“十五大工程”,培育“八大產業集群”,規劃到2022年,推動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成為全市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實現“全省一流、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目標,在全國發展方陣中走在前列。
汲佩德介紹,在發展目標方面,濟南市規劃到2022年,全市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超過5000億元,成為全市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
在發展布局方面,濟南市將構建“三核兩廊多園”空間布局,形成“三核引兩廊、兩廊領多園、多園帶全市”的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格局。(“三核”指高新區、歷下區和市中區,“兩廊”指沿經十路橫向分布的產業發展走廊和依托經十東路規劃建設的東部科創走廊,“多園”指齊魯軟件園、齊魯創新谷、歷下軟件園、數字經濟產業園、白馬創智谷、齊魯識別谷、大數據創客中心、智能計算產業園、寬禁帶半導體特色小鎮、鳳城電子信息產業園、雪野生態軟件園、鋼城電子谷、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
在重點領域方面,濟南市將重點發展“大數據、高端計算、云計算、高端軟件、信息安全、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信息通信和北斗應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區塊鏈”十二大領域。
同時,濟南將實施“‘數聚泉城’集聚發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升、高端計算技術創新、云計算創新提升、‘萬企上云’推進、高端軟件‘五名’、工業軟件提升、信息安全產業推進、工業互聯網賦能、集成電路全產業鏈促進、量子信息產業提升、人工智能產業培育、區塊鏈研究促進、‘三核兩廊多園’布局、八大產業集群打造”十五大工程,形成競爭力強、特色優勢突出的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態體系。
在產業集群培育方面,濟南將培育發展大數據、高端服務器、云計算、高端軟件、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量子信息八大產業集群,形成千億級產業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