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佛山市經信與科技工作會議強調,佛山今年要通過軍民融合產業技術的引入,帶動提高佛山的創新能力,提升佛山制造業的科技水平。
自身帶有高技術色彩的軍民融合產業,是當下許多城市爭相布局發展的領域。尤其是去年軍民融合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后,誰能搶占這一產業風口,正成為各城市較量的新主題。
對于佛山來說,軍民融合對產業升級、科技創新所具備的強大輻射能力,使其成為該市走好產業創新變革之路的一個優質選項。而在軍民融合產業基礎還較為薄弱、城市資源爭奪又很激烈的當下,做好產業招商引資和資源積累,則是擺在佛山面前更為現實的一個任務。
如何結合自身專業技術和區域優勢,吸引合適的、成果轉化能力強的大項目落地?掘金風口上的軍民融合產業,是佛山繞不開的話題。
大項目、“黑科技”接連涌入
“軍民融合”成招商熱點
今年3月5日,在“城市三水”發展大會上,三水區迎來了其招商史上最大單個投資額項目——首期占地1500畝,總投資額達150億元的航天軍民融合協同創新智慧城項目落戶三水樂平。
自去年發展軍民融合產業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資本市場上的軍民融合產業儼然站上了大風口。一方面,優質的項目越發受到資本青睞。另一方面,如何吸引一流項目落地,則成為城市捕捉風口、掘金軍民融合產業的關鍵之舉。從這一點看來,佛山有了不錯的開局。
在佛山近十年的招商引資歷程中,超百億元的項目屈指可數。如今一個150億元的軍民融合“大塊頭”項目率先打開今年佛山大項目的突破口,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該市發展這一產業的潛力與前景。而它對佛山高端產業以及經濟增長也將產生深遠的拉動作用。
航天軍民融合協同創新智慧城項目投資方、航天建設集團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鮑永芳表示,企業將通過這一項目引入一批優質的裝備制造企業落戶三水,推動高端前瞻智能技術與佛山國家高新區三水園的主導產業深度融合。
早在去年,國家大力實施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戰略的重大政策利好不斷釋放,佛山便亮出了產業平臺與體系建設方面的大動作,提出要以整體高水平規劃,打造軍民融合產業創新發展試驗區。這一策略思路清晰,就是助力佛山引入新產業、項目資源,以此做大做強軍民融合產業。
去年底,佛山在軍民融合產業的平臺建設與項目招商上有了不小進展。佛山順德軍民融合產業創新產業園正式揭牌,首批12個入園項目現場簽約,同時廣東省空間網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順德。
可用于精準農業、遠洋航運的“空間互聯網系統”,能快速精準預測氣象的X波段陣列天氣雷達……這些涌入的軍民融合“黑科技”,適用于更廣闊的社會領域,也具備強大的前沿高科技氣質。它恰好契合了佛山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努力搶占科技創新戰略制高點的需求。做好軍民融合產業招商文章,對佛山的意義不言自明。
去年底在佛山舉行的第22屆全國發明展覽會暨第二屆世界發明創新論壇上,軍民融合產業成為最熱領域,且有多個項目看中佛山發展環境而向該市拋出“繡球”。
今年,軍民融合產業也有望成為佛山大項目、優項目密集涌現的領域之一。3月14日,佛山市經信與科技工作會議強調,佛山今年要通過軍民融合中產業技術的引入,帶動提高佛山的創新能力,提升佛山制造業的科技水平。
多地爭相布局風口
競爭格局加速形成
想要捕捉風口的不只佛山一座城市。事實上,在“招商如同沒有硝煙的戰爭”的城市競爭格局下,充分發揮已有的產業基礎優勢或是以高度的敏銳感提前布局軍民融合產業招商引資,以新項目拉動新產業培育的城市,并不在少數。
一批在軍民融合產業方面本身具備一定積累的城市,已從探索階段過渡到頂層設計,全面內化軍民融合產業戰略,將其作為搶占先進產業高地的突破口。
具備軍工資源優勢的成都是個典型。此前《成都市軍民融合產業“十三五”規劃》定下了力爭到“十三五”末打造國家級軍民融合產業創新示范區,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00億元的目標。
今年初,成都出臺“軍民融合十條”,規定新引進協議投資10億元以上(含10億元)的軍民融合產業重大項目,對所在區(市)縣政府給予1000萬元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補貼。同時成都設立總規模達到20億的軍民融合產業基金。
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起步早、基礎好、體系全的貴州,日前啟動產業大招商突破年行動,并計劃組建5個招商引資攻堅專班,集中力量攻堅軍民融合和現代(旅游)裝備制造等5個產業。2016年底,貴州省軍民融合產業招商引資大會達成了合作項目98個、總投資525億元。
同樣有著較強軍工產業基礎的西安,在年初發布被稱為“精華集合”的《西安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黃金十條”》,提出將對新建的軍民融合產業服務平臺,按照交易量給予總投資額30%、最高1000萬元獎勵。
除了軍民融合產業大市,和佛山同屬制造業大市且經濟體量相近的無錫、寧波,同樣在導入新的軍民融合產業資源,以搶占科技創新戰略制高點。
無錫沖至軍民融合產業“第一線”,設立京津冀駐外招商分局。在此助力下,以位于無錫的宜興軍民融合產業園為例,其去年底的簽約儀式上20個軍民融合項目有10個都是通過駐外招商方式引進。
寧波則打造了多個軍民融合產業載體,相繼成立了中物院寧波軍轉民科技園、中國兵器北方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余姚研究所等大型的“軍轉民”孵化基地。近年來,寧波獲得行業準入資質的“民參軍”企業以每年10多家的速度持續增長。
這些城市從政策、財政、土地空間資源上發力,積累著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家底,也在塑造著新的城市產業競爭格局。而這反過來將深刻影響佛山科技創新和先進產業的打造,值得佛山關注。
強化創新資源集聚
載體建設成突破口
放眼國內,軍民融合技術輻射一批先進、高端產業,切實成為經濟新增長極的戰略意義越來越顯著。在青島,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帶動了船舶制造、海工裝備、電子信息產業升級,推動青島船舶海工產業產值達5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
在產業機遇期下,越來越多城市朝著激發軍民融合實際產業效應方面努力。如果說去年是軍民融合產業風口期,今年則是將這一風口轉化為實際效益的關鍵一年。對于軍民融合產業基礎并不算強的佛山來說,如何發揮招商力量升級產業資源的集聚,實現技術、資源、資本等多方面的深層次融合,是關鍵。
早在去年,佛山出臺了《佛山市推動軍民融合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17—2020年)》,從技術創新等多個方面對軍民融合產業進行扶持。比如,對軍民融合企業在佛山建設、經認定的公共服務平臺,投入使用后,最高按實際建設總投入的15%,給予平臺所屬單位不超過100萬元補助。
今年,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具體領域將進一步明確,集群效應也將進一步凸顯。今年佛山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佛山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將面向智能裝備、智能穿戴、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前沿領域;佛山還將積極引入軍工企業和重大項目,加快集聚軍地優勢資源,發展軍民融合產業集群。這為招商指明了方向。
在佛山各區,一批有針對性、有重點的平臺載體,也將為佛山深化軍民融合產業布局打好基礎。
作為佛山軍民融合創新發展試驗區重要區域的順德,在該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以更低成本、更優環境引入一批龍頭型、補鏈型重大項目。顯然,軍民融合這一新產業動能,將會是目標之一。而去年招商引資取得歷史突破的高明,則提出,要高標準規劃建設臨空經濟區,謀劃打造軍民融合發展新載體。
為承接新項目、發展新產業而塑的軟環境和硬載體都日趨完善,佛山正努力向軍民融合產業的更強爆發點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