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促國防成果轉化,引企業“參軍”。5日,以“融合、創新、發展”為主題的中國河北軍民融合暨國防工業協同創新成果展洽會在廊坊舉行,共達成合作意向726項,簽署合作協議146項,簽約項目總投資額680億元,涉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多個領域。
展洽會共設22個展區,重點展出105項軍民融合產業化高新技術成果項目,發布2029項項目。同時展出小鷹-500飛機、8x8型坦克、輪式裝甲車、長征火箭、月球車等實物和模型。哈爾濱工程大學、軍事醫學科學院等軍工、部隊院校和燕山大學等河北骨干院校等單位到場參展。展洽會上,河北省政府分別與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簽署戰略協議。
現場,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工程學院的石家莊鐵道大學“國防交通應急保障技術研究”展位吸引許多市民駐足觀看。該大學科技處副處長李惠軍教授說,學校研制的C-300兵器過橋裝備,解決了軍隊地空導彈C-300兵器無法通過低等級橋涵進入陣地的難題。如今利用軍用交通搶修器材,研制出一系列橋梁提、運、架設備,目前該成果已廣泛運用與京滬、京廣等多條高速鐵路的橋梁施工。“軍民融合已是經濟發達國家的常見做法,是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重要途徑,二者相互融合促進前景更為廣闊。”
近年來,河北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步伐明顯加快,軍民融合型企業已達345家。到2013年底,全省軍民融合產業總收入已達到838億元,其中北方凌云工業集團突破100億元,中國電科54所等4家超50億元,11家企業銷售收入超10億元,已成為河北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鮮明軍工特色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河北省工信廳副廳長、省國防科工局局長徐振川表示,此次展洽會搭建了省級層面的軍民互通平臺,促進了一批國防科技成果在河北省的轉化,引導了一批企業“參軍”,形成了一個軍民協同創新的新機制。眾多項目在河北落地,將有力支撐河北省軍民融合產業到2015年總收入突破1200億元、2020年突破5000億元目標的實現。
“從投資角度看,軍工行業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代,這一行業將會成為中國未來10年最具價值投資的領域之一。”當日簽約的河北圓周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投資基金負責人宮明強說,他們正嘗試利用資本的力量推進產業并購重組和結構調整,推動整合軍民融合產業的快速發展。
此次活動由河北省國防科工局、省科技廳、廊坊市政府、省科學院聯合舉辦。展洽會專題論壇上,中核工業集團公司葉奇蓁院士、中國電科54所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玉等專家學者做了相關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