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優先承接發展的產業中,北京此次瞄準了高端制造業。比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要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一代健康診療與服務。
隨著最新發布的《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下稱“指南”),京津冀地區的產業發展的未來進一步被明確。
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制定了上述指南。根據指南,京津冀產業將建設“一個中心、五區五帶五鏈、若干特色基地”(簡稱“1555N”)的產業發展格局。
其中“一個中心”是打造一個科技創新中心。指南指出,依托北京的科技和人才資源優勢,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承擔京津冀地區產業研發、設計、服務等功能,輻射全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葉振宇告訴記者,上述指南定位主要針對新興產業發展的。北京和河北、天津的產業關系將整合,像北京主要做研發,很多產業具體落地可以放在天津或者河北,比如航空設計在北京,制造可以在周邊。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傳統的手機制造等產業,正在逐步輕移。
京津冀將建設產業新格局
指南指出,總體導向是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產業一體化發展。堅持產業轉移與產業轉型升級、創新能力提升相結合,與培育產業集群競爭力、適應資源環境承載力相結合,不斷調整優化區域產業布局,構建“一個中心、五區五帶五鏈、若干特色基地”的產業發展格局。
“一個中心”是指打造北京科技創新中心。“五區”是指北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唐山曹妃甸區、滄州沿海地區、張承(張家口、承德)地區,這是建成京津冀產業升級轉移的重要引擎。
“五帶”是指京津走廊高新技術及生產性服務業產業帶、沿海臨港產業帶、沿京廣線先進制造業產業帶、沿京九線特色輕紡產業帶、沿張承線綠色生態產業帶。
據了解,京津走廊高新技術及生產性服務業產業帶,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沿海臨港產業帶,重點發展濱海產業等。沿京廣線先進制造業產業帶,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產業。
沿京九線特色輕紡產業帶承擔農副產品和輕工業用品供給功能,重點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現代輕工業等。沿張承線綠色生態產業帶重點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建設綠色生態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此外,“五鏈”包括引導汽車、新能源裝備、智能終端、大數據和現代農業五大產業鏈。另外還有若干特色產業基地,包括節能環保,醫藥健康,食品,家具、皮革、工藝美術。其中這些產業都以河北各個城市產業園區為主。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安樹偉認為,這種分工是合理的。
“京津冀不像長三角,上海周邊的杭州、蘇州和寧波,這些城市的科技、勞動力素質等水平都很高。北京周邊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北京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進行產業轉移的時候,要根據情況來定。對于當地要求較高的產業像高新技術產業,北京是沒辦法轉移到周邊的。”安樹偉說。
他進一步表示:“上海等地的產業整合是市場自發形成的,所以京津冀之間的產業整合也要通過合理的經濟和法律手段,對相關企業加以引導。”
根據指南,河北、天津一些產業園,很多產業與傳統的冶金、鋼鐵、石化、船舶等有關。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寶貴指出。“產業結構升級的出發點應該是既能讓中國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又能保障就業。”張寶貴說,“像天津有一些傳統產業,包括鋼鐵、水泥、玻璃。對于生產玻璃的企業,可以優化其生產結構,比如生產現在需求量大的空心玻璃、隔熱玻璃,既保持了整個產業的連續性,又保障了就業。”
北京將輻射全國
針對北京,本次產業轉移指南涉及到五個園區,包括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北京林河經濟區和中關村順義園。
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在優先承接發展的產業中,北京此次瞄準了高端制造業。比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要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一代健康診療與服務。
此外,林河經濟開發區規劃有微電子、關鍵汽車零部件、智能成套裝備、生物醫藥產業。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涉及集成電路裝備、重大疾病藥物、現代服務業。
其余兩個園區并未涉及到制造業。其中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只有航空物流、綜合保稅、電子商務、航空服務保障、航空金融。中關村順義園則優先承接發展研發服務、信息服務。
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將北京的科技成果向全國輻射。
上述指南指出,北京承擔京津冀地區產業研發、設計、服務等功能,輻射全國。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主體,重點提升創新能力,推進高端共性技術研發和關鍵核心部件研制,加快工業設計、信息服務、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葉振宇告訴記者,目前像北京的部分汽車產業搬遷到了河北,但是設計和研發可以放在北京。
而北京傳統的產業也需要加快轉移,未來包括燕山石化,以及一些低端的手機電腦制造等,包括北京的商貿中心也會轉移。“很多服裝和電商公司可以轉到天津武清或者河北的白溝發展,這方面已經有很大的進展。”他說。
傳統的商貿產業可能需要找更合適的發展區域,這涉及到北京、天津和河北產業分工的問題。
比如,天津武清京津產業新城在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中,安排了“研發轉化、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的內容。多名專家認為,該地的確已經有了一些發展雛形。
張寶貴認為,商貿中心不是自封的,而是市場發揮作用的結果。如果有地方有決心承接北京轉移的商貿中功能,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調研工作,降低物流、倉儲成本,發揮自身優勢,做好軟件、硬件的準備工作,方便企業和消費者,降低個體勞動時間,培育自身的市場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