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斷提高,因此,表1 中的供需情況分析均以樂觀情況下的需求量進行測算。下文分別針對多晶硅、硅片、太陽電池、光伏組件各環節及產業鏈其他環節方面的情況進行分析。

表 1 “十四五”時期中國光伏產業鏈需求量及產能對比
1 多晶硅
根據對歷史數據的統計發現,大體上當多晶硅產能大于需求且大于 30% 以上時,多晶硅價格會快速下跌,當產能大于需求但小于 20% 時,多晶硅價格會小幅上漲,產能大于需求且小于10% 時,價格會快速上漲。2021 年多晶硅產能同需求相比僅高出 5.6%,因此出現了年內多晶硅價格暴漲的現象。2022 年多晶硅預測產能同需求相比僅高出 4.9%,處于供需緊平衡狀態,但價格過高也抑制終端需求,因此上漲幅度會動態變化。
受市場供需關系調節及擴產項目逐步投產,產能的進一步釋放,多晶硅產能和需求緊平衡狀態也將逐步得到緩解,預測產能同需求相比大于 30%時,多晶硅價格或將快速回落至合理區間。
2 硅片
2016—2020 年硅片產能利用率平均值為77%,在 2021—2025 年硅片產能利用率仍為 77%的前提下,該期間硅片產量和需求對比如表 2 所示。如果預期擴產的硅片項目能如期達產,即使在樂觀情形下,硅片環節也可能存在過剩的風險。

表 2 2021—2025 年中國硅片需求量和產量對比
3 太陽電池
2016—2020 年產能利用率平均值為 74%,在 2021—2025 年太陽電池產能利用率仍為 74%的前提下,此時間段內,太陽電池的產量和需求對比如表 3 所示。如果預期擴產的太陽電池項 目能如期達產,太陽電池產量可以滿足增長下的市場需求。

表3 2021—2025 年中國太陽電池的需求量和產量對比
4 光伏組件
2016—2020 年光伏組件產能利用率的平均值為 64%,在 2021—2025 年光伏組件產能利用率仍為 64% 的前提下,此時間段內,光伏組件的產量和需求對比如表4 所示。如果預期擴產的光伏組件項目能如期達產,盡管在樂觀情形下 2021—2025 年光伏組件產量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但通過對光伏組件開工率進行調整,提高其產能利用率,光伏組件產量也可以滿足增長的市場需求。

表4 2021—2025 年中國光伏組件需求量和產量對比
5 產業鏈其他環節
除多晶硅之外,光伏產業鏈中的工業硅屬于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而光伏玻璃屬于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這兩大行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2010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下文簡稱《公報》) 中均歸類為高耗能行業,此后從國家層面再無進一步的明確劃分。5 萬 t 標準煤所對應的工業硅、光伏玻璃、硅棒項目產能分別為 2 萬 t、19 萬 t 及 2.5 GW。目前工業硅新增項目規模基本均為 10 萬噸以上,一個 1200 t/天的玻璃窯爐的年產能達 39.6 萬 t,硅棒為 10 GW 以上。若上述項目擴產均需“窗口指導”,或將導致供應緊張的情況發生。
此外,據統計,膠膜的生產能耗為 1223 t 標準煤 /GW,5 萬 t 標準煤對應的生產規模為 40 GW。一般膠膜企業一個基地的項目規模為 30 GW 以上,未來也會擴展到 50~ 60 GW。雖然膠膜產品按照《公報》分類屬于 2921 塑料薄膜制造,歸屬于橡膠和塑料制品業,不屬于高耗能行業,但其生產過程中的能耗較大,未來也易受到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
結論
本文參考歷年中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產能增長情況,對“十四五”時期中國多晶硅、硅片、太陽電池、光伏組件的供需情況進行分析,單從數據來看,多晶硅、硅片、太陽電池、光伏組件產能可以滿足增長的市場需求。但也需要考慮現實因素,如光伏行業技術迭代快、需要提前布局、落后產能的退出以及擴產計劃與 投產的區別等方面對實際產能釋放的影響等因素。(作者:王青,孫頔,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