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8u4o4"><source id="8u4o4"></source></abbr>
    <abbr id="8u4o4"></abbr>
  • <dl id="8u4o4"></dl>
    <li id="8u4o4"><dl id="8u4o4"></dl></li>
    <code id="8u4o4"><tr id="8u4o4"></tr></code>
     
     
    規劃類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規劃類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規劃成果  規劃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首頁 > 行業新聞

    2018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形勢是怎樣的?

    來源:中機院  時間:2021-10-14  點擊:1682
    2018 年全球新興產業有望繼續獲得科技巨頭的青睞,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受國家政策和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支撐引領作用更加凸顯,優勢領域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部分領域領先優勢得到進一步強化。

          2018 年全球新興產業有望繼續獲得科技巨頭的青睞,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受國家政策和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支撐引領作用更加凸顯,優勢領域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部分領域領先優勢得到進一步強化。但同時也要認真對待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產業發展環境尚不完善,關鍵材料和部件受制于人、產業低端重復建設,以及行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2017 年,在《“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落實的大背景下,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涌現,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創新能力穩定提升,以及產品和商業模式的“走出去”路線取得了實質進展。展望 2018 年,全球各主要國家仍將新興產業作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競爭新優勢的重要選擇,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有利發展環境影響,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目標不僅限于之前的“做大”,也逐漸向“做強”轉化,持續引領國內經濟增長。
     
    2018年發展形勢的基本判斷
     
    新興產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由于人工智能、增材制造、智能機器人、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并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涌現,其拉動經濟增長的潛能正在不斷釋放。如一直與中國的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公司)相競的美國三大科技巨頭——蘋果、亞馬遜和谷歌,他們總共對美國 GDP 的貢獻率達到 2.4%,僅蘋果 1 家公司的利潤就超過位居 2017 年《財富》美國 500 強前兩位的總和,成為利潤最高的公司。同時,新興產業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方面也展現出勃勃生機,正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如我國紅領集團的“互聯網工業”新模式創造了更大的利潤空間,近幾年公司互聯網定制業務收入和凈利潤翻倍增長,“紅領模式”將進一步向制鞋、汽車、家居、假發等領域滲透。
     
            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全球經濟增長持續低迷,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成為各主要國家尋找新的增長點、培育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 “德國工業 4.0”、“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法國未來工業計劃”等,他們的核心理念和重點領域都是圍繞發展新興產業。美國建立的 14 家創新研究院,研究領域也主要集中在增材制造、輕量材料、復合材料、生物制藥、機器人等新興產業。而在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工業互聯網、新材料等前沿領域,發達國家依然領跑。新興經濟體紛紛出臺政策措施,如巴西加大對新能源、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的補貼,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再分工等。在 2018 年,全球各主要國家和地區仍需加強新興產業技術研發、新業態和新模式探索,以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
     
            近年來,新興產業領域投資快速增長,科技巨頭在引領資金投向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人工智能為例,僅谷歌、Facebook 和微軟每年對人工智能專業人才的投入就達到數百萬美元 ;英偉達對 AI 芯片投入大幅資金 ;谷歌、微軟、百 度、Facebook 等積極布局 AI 開源開發平臺 ;IBM、谷歌、華為、蘋果、阿里巴巴和騰訊等則持續加大 AI 在行業應用的投入 ;此外還通過并購途徑加大 AI 領域投資。據 CB Insights 統計,在 2017 年第一季度,全球有34 家 AI 初創企業被收購,并購企業數是 2016年的 2 倍多,如 Facebook 收購 Ozlo, 谷歌收購 Kaggle、Halli Labs、AIMatter, 微 軟 收購 Maluuba, 蘋 果 收 購 Realface、Lattice,亞馬遜收購 Harvest.ai 等。為保持領先優勢,科技巨頭對新興產業的投資興頭仍將有增無減。
     
    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中國經濟新引擎    
     
            經濟新常態下,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我國實現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 年前三季度,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1.3%,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 4.6% ;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 29.9% 和 28.1%, 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利潤 6.1% 和 5.3% ;民用無人機、工業機器人和城市軌道交通產量實現高速增長,同比分別增長 102.8%、69.4% 和45.5%。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地區經濟發展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北京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4.4%,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高達 52.1% ;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 21.9%,占全部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 24.8%。此外,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創業板上市公司利潤高速增長的重要動力。據統計,除樂視網外, 418 家創業板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 21.5%,新能源汽車領域企業凈利潤更是實現 95.4% 超高速增長,業績增幅遠超板塊整體水平。
     
            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一是部分通過核心領域技術水平繼續領先世界。我國在載人航天、載人深潛、超級計算、高鐵、可燃冰、頁巖氣、移動通信等領域,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比如,“墨子號”成為世界第一顆空間量子科學試驗衛星、“中國天眼”成為世界最大單口徑和最敏感的射電望遠鏡、在我國率先實現全球日均穩定產氣超過 10000 方和連續產氣超一周的可燃冰開采技術、全球商業運營速度最高記錄由時速 350 公里的“復興號”創造等。二是以“新四大發明”為代表的創新產品和商業模式將繼續引領世界。中國高鐵裝備已經遍及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實現了由產品、設備“走出去”向技術、標準和運營維護全產業鏈輸出轉變 ;阿里巴巴首個海外 eWTP 試驗區——馬來西亞數字自由貿易區全面啟用運營 ;摩拜單車已在 5 個國家超過 150 個城市投放 600 多萬輛共享單車 ;支付寶已覆蓋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數十萬商家,微信也已在 19 個國家和地區落地,中國產品和中國模式將更多的走向世界。
     
            法制政策環境持續優化。自 2016 年底國家發布“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來,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在國家層面,相關部門制定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業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等文件。在地方層面,安徽省于 2017 年 7 月在國內率先出臺了《安徽省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條例》,廣東、山東、安徽、江蘇、北京、四川等多省市發布了“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此外多地還在細分領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如在節能環保領域,目前已有北京、天津、山西、內蒙、遼寧等 23 省(區、市)印發了“土十條” 省級工作方案,河北還制定了《河北省節約能源條例》。上述文件的貫徹落實,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營造日益完善的法制政策環境。
     
    部分領域的領先優勢進一步強化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產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一是網購、共享經濟、移動支付等新業態、新模式創新將繼續引領全球。以共享經濟為例,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以及近日出現的共享洗衣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亮點紛呈,2018 年將不斷誕生新的分享型平臺企業。二是技術創新和應用將有序推進。我國在高鐵、通信、航天裝備、核電裝備等領域核心技術突破已經取得一定成績,在 2018 年,衛星、高鐵等領域技術繼續引領全球,市場化應用潛能將得到逐步釋放 ;在三大電信運營商和華為、中興、大唐等企業共同努力下,我國在移動通信領域有望從“4G 同步”向“5G 引領”邁進;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細分領域有望與國際保持同步。
     
            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步入快速發展期。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我國制訂了一系列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有效推動了產業快速發展。2018 年,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入貫徹,包括 “新醫改”、“新農合”和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全面推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制度的執行,“雙積分政策”及燃油車退出等政策的加快落實等,都給我國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和新材料等產業提供了重大發展機遇。以新能源汽車為例,據中汽協統計, 2017 年 1~10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 45.7% 和 45.4% 高速增長,2018 年在有利政策環境影響下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數字創意產業將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我國首次將數字創業產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五大新支柱產業之一,并出臺了《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廣東、浙江、福州、四川等地已出臺推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措施,上海、山西、河北等十余地方政府也正抓緊制定鼓勵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優越的政策環境刺激了數字創意產業領域投資迅速升溫,據國家信息中心統計, 2017 年上半年,我國數字創意產業投資總額達 274.7 億元,較 2016 年下半年大幅增長 84.4% ;2016 年到2017 年上半年,內地數字創意產業共有 859筆投資案例,投資金額高達 659.3 億元,在總體投資中的比重分別約為 20% 和 10%。
     
    推進新興產業發展需關注的方面
     
    產業發展環境需進一步完善    
     
            產業政策的連續性仍有待加強。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環境不斷完善,但在產業政策落實過程中,仍存在不連續的產業政策對產業造成不利影響的現象。比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工信部在 2016 年 12 月 29 日公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第五批)不足一個月的 2017 年 1 月 23 日,又公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 年第 1批 ),徹底打亂了新能源汽車企業研發、生產節奏,在日后推進補貼退坡等政策時應加以重視。
     
            仍需加大對知識產權體系的保護力度。目前,國內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尚不完備,不僅影響了國內企業對研發的投資熱情,也增加了外商在中國設立研發機構的顧慮。
     
            仍需加強產業鏈協同發展。在發展的同時,其相關產業鏈的配套產品應與時俱進。以新能源汽車為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快速增長,目前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但是動力電池、電機、充電設施等尚未與汽車整車形成協同發展的格局。動力電池的續航能力、充電時間、安全性能等仍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 ;充電樁的充電功率等指標未能很好地匹配新能源汽車需求。
     
    產業低端化亟需引起高度重視    
     
            關鍵材料和部件仍受制于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已經成為了實現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高性能集成電路、碳纖維、高性能合金材料等仍嚴重依賴進口。比如,核電、高鐵所需的大型鑄件、高溫材料性能尚不能穩定達標,航空發動機熱端部件所需的功能涂料、高溫合金仍需進口,大飛機用碳纖維全部進口,鈦合金板、大型鋁合金板尚未實現產業化。
     
            產業低端重復建設問題依然突出。雖然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但在機器人、人工智能、光伏、風能等領域出現重復建設、產業低端惡性競爭嚴重等問題。比如, 2012 年以來,國內機器人行業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公司數量由 2012 年的不足 300 家迅速增長到 2016 年的 3400 家,但是,據工信部調查,其中僅有 27 家公司在中國有生產基地并真正具備競爭力,所占比重僅為 8‰,其余絕大多數企業都在低端領域開展惡性競爭。
     
            專利糾紛或將日益嚴重。近年來,我國專利數量逐年增加,專利水平也逐年提高,但整體看,我國核心專利仍較少。如在人工智能領域,BAT 等國內企業提交的專利數占全球申請總量的 20%,但多集中在商業場景應用。隨著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和國際市場地位的提高,專利糾紛將日益增多。以華為為例, 2017 華為與 UPI 公司之間的通信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糾紛被判“禁售令”、并支付 290 萬英鎊的賠償,華為與三星、蘋果、高通等公司的糾紛也此起彼伏。
     
    行業管理水平是產業發展的保障    
     
            行業統計監測亟待完善。科學完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有利于準確把握產業發展現狀、為相關部門提供宏觀決策與調控提供科學依據。2017 年 6 月,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并對現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2)(試行)》等派生性分類開展了修訂工作,在此基礎上亟需加快研究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標準、指標,用準確的統計數據測度產業總量、結構和效益。
     
            適應新經濟的管理方式仍需加強。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日新月異,但行業監管手段、制度建設沒有跟上發展的速度。在分享經濟領域,共享單車的大量涌現,為解決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但隨著加入市場競爭者和投放車輛的增多,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為城市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北京、上海、深圳、昆明等多地制定出臺了共享單車管理辦法,國家也于今年 7 月,發布了《關于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分享經濟發展營造了公平規范的市場環境。
     
            產業預警研究和風險管控依然缺失。戰略性新興產業雖然兼具高風險性的特征,但在高成長性、高回報和國家產業政策的刺激下,仍有大量企業涌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所以產業預警研究和風險管控對有效引導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如在共享單車領域,小鳴單車、町町單車、悟空單車、3Vbike、卡拉單車、小藍單車和酷奇單車等一大批企業在不到一年內相繼倒閉,隨之而來的是押金兌付危機,亟需監管部門制定押金管理、確保押金安全相關規定,避免可能出現的市場風險。
     
    推進新興產業發展應采取的對策建議
     
    有序推進產業政策體系建設    
     
            產業政策是引導、促進和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手段。為進一步發揮產業政策作用,需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是制定完善的產業政策體系。重視頂層設計,根據產業起步階段、推廣階段和市場應用階段等不同發展階段,從國家層面進一步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體系。其次是加強現有政策的貫徹落實。要加快落實已制定出臺的產業政策,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進一步發揮其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最后是確保產業政策的連續性。產業政策對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但我國頻繁政策變動會導致企業無所適從,應盡量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集中突破關鍵技術    
     
            核心技術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靈魂。近年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已在部分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形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核心技術成果。下一步,接下來要集中突破制約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一是通過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牽引作用,并積極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的支持力度。二是鼓勵產學研用聯合。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著力突破產、學、研、用各自為政的壁壘,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機制,加快創新成果轉化。三是完善創新環境。建立健全容錯試錯機制,營造較為寬松創新發展環境,激發創新精神、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
     
    著力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空間布局    
     
            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實現快速規模擴展發展的同時,區域布局不合理現象日益凸顯。在新一輪產業發展過程中,應注重從全局角度引導新興產業合理布局。通過加強宏觀調控。政府要強調重大發展需求和重大技術創新的有機統一,加快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規劃、做好監督、杜絕盲目投資行為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體現區域特色發展,各地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時,要選擇在本地區最有基礎、最具優勢條件、能夠取得率先突破的細分產業優先發展,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集群化發展;鼓勵開展區域合作。以價值鏈、產業鏈為紐帶,通過開展上下游配套合作,打造區域性產業集聚區,避免區域產業趨同化空間布局。
     
    加快推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推廣應用    
     
            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在部分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接下來應著重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首先加強科技研發與市場需求的緊密結合。發揮現有新產品新模式優勢,選擇附加值高、帶動性強、在未來能夠形成龐大產業規模和應用市場進行重點發展。接下來加快構建產業鏈協同發展格局。重點選擇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興產業鏈條,以主導產品為基點,延伸和拓展產業鏈的廣度和深度。并且鼓勵支持企業發揮現有優勢,加快以“新四大發明”為主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走出去”,進一步提高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地位和水平。
     
    重點提升行業管理水平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對行業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下一步以適應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重點在于完善以下幾點 :一是加強產業統計工作。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健全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調查與核算制度,加快相關標準、指標的研究建立,用產業總量、結構、效益等統計數據反映產業發展情況。二是做好產業預研預判。在產業統計的基礎上,做好產業動態分析,著力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預研預判,在產業出現問題之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三是加強對“四新”經濟的監管。如近日出現的共享單車倒閉潮,不僅影響了共享單車行業的健康發展,用戶還面臨無法辦理押金退款的尷尬境地。為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國家亟需加強對相關行業的監督與管理。
    上一篇:深圳市發改委:《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
    下一篇:森林康養:個規模達千億的藍海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 欧美大黑帍在线播放| 妞干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橘梨纱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小宝极品内射国产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蜜桃| 三人性free欧美多人|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小雪把双腿打开给老杨看免费阅读|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毛片| 中国内地毛片免费高清|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奶大灬舒服灬太大了一进一出|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videoshd泰国|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天堂一码二码专区|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亚洲三级小视频| 黑人大长吊大战中国人妻| 污视频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小仙女np高h| 交换年轻夫妇无删减|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筱惠欲乱美女全文免费全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护士人妻hd中文字幕|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久久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 美女破处在线观看| 日本一本在线播放|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窝窝人体色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