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與天津天保基建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該協議的簽訂,為推進天津市工業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建設,推動研究所科技成果落地新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悉,天津市工業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目前已正式啟動建設,有12家企業達成入駐協議,60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近幾年,作為八大優勢支柱產業之一,濱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形成了一批專業化醫藥產業園區,聚集起了眾多在業內有相當影響力的代表企業。這些園區為企業提供了技術、設備、團隊、審批、成果轉化等一攬子支持,助力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產業化之路,彰顯了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越來越強的發展動力。
“新援”加盟 注入全新發展活力
天津市工業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一期)位于天津空港經濟區中科智谷園區,總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合作雙方將利用研究所技術和人才資源,發揮天保基建資產和資金優勢,結合各自特點形成緊密互補,共同面向國際和國內生物科技及相關產業需求,通過科技研發、技術孵化、技術引進、技術輸出、企業培育等方式,力爭在生物基材料、生物醫藥、生物檢測、功能性食品等相關生物產業取得重大進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馬延和表示,簽約雙方合作將加強產業技術研發,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創新主體從研究所向高科技企業轉變、創新模式從封閉式研發向開放式創新轉變、創新途徑從單一科技創新向跨領域融合創新轉變;建設一個開放、國際化的人才集聚與培養基地、科技成果孵化與轉化基地以及高新技術開發與產業化基地。此外,天津市工業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力爭打通生物技術領域科技成果研發孵化轉化的瓶頸,三年內努力實現80至100項產業技術創新,成為國內領先的生物高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生物高端產品的產業創新中心與研發孵化轉化基地,成為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生物產業聚集園區。
除了天津市工業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外,今年以來,濱海新區還有數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落戶濱海新區,為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全新發展活力。
中英醫療健康產業基地不久前正式落戶于濱海高新區海洋科技園。該基地是引進英國“牛津-劍橋-倫敦”金三角區域高端技術人才、基金、管理、銷售與技術交流合作模式的生物醫藥技術轉化和產業化聚集的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將引進全球(重點為中英)醫藥領域領先研發技術成果,并實現落地轉化。英國金三角區域的高校、科研機構眾多,高端技術與人才聚集,管理能力先進,是生物醫藥、醫療健康產業的主要集散地。而中英醫療健康產業基地希望能在3-5年的時間里,引進、加盟、合作50-100個項目或公司,推動這些優質項目在濱海新區成功落地產業化。
此外,中德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械產業園也于上個月成功落地新區。這座專業化園區將主要瞄準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械領域,推動兩國生物醫藥領域企業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從上述園區“加盟”新區的動作中不難看出,新區生物醫藥產業正在釋放著國際合作的訊號。隨著“中英基地”和“中德產業園”的招商建設步伐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國外高水平生物醫藥技術、企業將會來到新區,推動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登上一個新臺階。
專業服務
助力崛起產業高地
全新落戶的產業園區能夠為產業發展帶來新生力量,而此前落戶的產業園區已為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為生物醫藥產業躋身新區八大優勢支柱產業奠定了有力基礎。
由科技部等四部委和天津市政府共建的濱海新區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建成后將成為全國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基地。作為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的主體和龍頭,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已在新藥研發、高層人才聚集、創新項目引進、企業孵化、產學研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豐碩成果。據了解,該院擁有完善的服務引導機制,可為企業提供工商注冊、稅務、融資、市場推廣、項目課題申報等方面服務。同時,無論是入駐企業還是院外科研院所,均可共享先進的儀器設備,以成本價享受藥物分析測試、藥物信息篩選乃至新藥申報的“一站式”專業服務。憑借這些優勢,聯合研究院“磁石”效應盡顯,截至目前,共累計引進了330個國內外優勢項目、孵化了190家生物醫藥中小企業,在新藥研發方面取得了11項突破性成果,輻射帶動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自助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產業規模的快速增長,成為新區當之無愧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除上述產業園區外,記者留意到,新區近年來還聚集了泰達大健康產業園、泰達生物醫藥產業園、濱海華大基因產業研究院和基因科技產業園、九州通綠谷醫藥健康產業園、賽德診斷治療藥物及醫療設備產業園等生物醫藥產業專業化園區。這些園區從各自優勢領域出發,為入駐企業發展提供了專業化的服務,為企業解決了后顧之后,有力支撐了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產業的發展與區域的產業集聚度密不可分。隨著產業園區的不斷增多,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聚集不斷推進,各園區、企業、項目之間的溝通交流將逐步深化,進而產生化學反應。一些共性的關鍵技術將被分享,加速帶動國內外優質資源向新區及各功能區聚集,提升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質量。可以預見,“十三五”期間,上述產業園區將持續發揮作用,進一步助推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及高端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