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文脈源遠流長,嶗山文化歷久彌香,嶗山文化軟實力正成為嶗山率先走在前列的強大底氣和力量;我們必須傳承好昨天的文化,發展好今天的文化,規劃好明天的文化。”在中共嶗山區委十二屆三次全體 (擴大)會議上,嶗山區區委書記江敦濤在工作報告中提出,2018年嶗山區文化軟實力建設要實現重大突破。實施文化記憶、文化創意、文化創新、文化嫁接“四項工程”,打造文化名家聚集地、文化名品聚集地、文化品牌活動聚集地,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
談到嶗山文化軟實力,黃淑波認為,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滋養,更是一座城市的品質基石,文化如水,滋潤萬物。創新是一個城市發展的第一動力,文化發展更要不斷創新,嶗山區以傳承和創新中不斷前進,朝著文化高地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
堅定文化自信,打造文明嶗山。這是嶗山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基點。嶗山區將深入實施社區文化活動場所兩年達標行動,2018年重點打造10—15個示范點,2019年實現覆蓋城鄉的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部達到市級以上標準,將其打造成為社區居民綜合服務、群眾文藝隊伍培育、群眾文化活動展演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的主陣地。
建設“嶗山文化云”服務平臺,統籌全區文化場館、公益培訓、演出活動、藝術展覽、文化企業等文化資源,開通查詢搜索、活動報名、場館預約、掌上閱讀、在線觀展、產品推廣等功能,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能化文化服務,使社區居民足不出戶便可自主選擇文化活動。
堅持文化塑城,建設文化強區。這是嶗山文化軟實力建設的目標。實現這個目標,嶗山區將高標準編制嶗山文化發展規劃,抓緊制定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打造文化強區實施意見,把嶗山的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利用好,把嶗山的特色文化資源、特色文化區域、特色文化品牌、特色文化產業規劃發展好,用文化把脈城市規劃、提升城市品位、增強城市活力。
突出文化特色,打造文化高地。這是嶗山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中之重。研究制定專門的激勵辦法,創新機制、搭建平臺,下大力氣培育引進一批文化名人、大師、代表人物,打造文化名家聚集地;要創新渠道、豐富載體,鼓勵文化藝術名品的交易拍賣、展示交流,鼓勵創作一批有思想深度、藝術高度、嶗山氣息的文化名品,打造文化名品聚集地;創新模式、拓寬空間,積極承辦一批文化博覽會、影視節、音樂節、藝術節和高端藝術品展銷會等有特色、有影響力的文化活動,打造文化品牌活動聚集地。
挖掘文化價值,拉長文化鏈條。這是嶗山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價值所在。實施文化記憶工程,充分挖掘嶗山的紅色文化、文物歷史、非遺傳承、村史村貌、鄉村文脈、茶漁文化、山海文化、節會文化、物產文化、儒釋道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以可視可感可聽可觸的方式傳承好、守望好。
實施文化創意工程,編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啟動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培育發展數字內容、動漫游戲、網絡文化、創意設計、傳媒出版等重點產業,加快聚集一批重大文創項目、骨干文創企業和高層次文創人才。
實施文化創新工程,運用新興傳播方式、商業模式、數字技術、創新嶗山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號的表達方式,凝練好嶗山的智慧型、創新型、活力型、品質型城市文化。實施文化嫁接工程,重點抓好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城市社區、文化+美麗鄉村等嫁接工程,讓嶗山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植入產業、延續鄉村、走進生活。
突出文化惠民,共建文明家園。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山海書香嶗山行”“周末悅讀課堂”等一批特色活動品牌,鼓勵群眾性文藝團隊健康發展,推動政府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一批品位高雅、群眾參與性強的現代文化設施,鼓勵各類文化場所免費或低價開放,讓更多群眾去聆聽美、欣賞美、感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