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物流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別家昕
近幾年來,我省貫徹國家支持物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制定出臺了許多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設立省級服務業發展資金,制定加快物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包括構建物流設施網絡體系;建設城鄉物流配送體系;推進物流通道建設;促進多式聯運融合;加強物流業信息化、標準化建設;推動裝備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培育龍頭企業;推進物流創新等諸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物流業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對全省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但從橫向上看,與我省鄰近的河南、四川、湖北、重慶相比,我們的物流業規模不大、實力不強、水平不高、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外出的工業產品很少,與我們“一帶一路”示范城市、軍工大省、科技教育大省不相匹配。這些困難和問題,制約著我省物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系統研究、抓緊解決。
物流業一頭連接生產、一頭連接消費,是融合運輸、倉貨代、信息等產業的綜合性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型戰略性產業。物流業的發展壯大,首先建立在雄厚的產業基礎之上,物流要有“物”,其次得有交通、信息和現代化物流企業等。受觀念、體制的制約及管理方式的影響,目前我省一缺少大型制造業,二缺乏大型能夠提供一體化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整個物流產業的社會化程度較低,物流企業規模分散,服務范圍也較窄,設施技術裝備落后,物流作業機械化程度低,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物流服務范圍主要集中在運輸和倉儲領域,功能較單一。
為了突破這一瓶頸,我認為走軍民融合的物流發展道路非常適合陜西的特點。充分發揮軍工優勢來補我們的“短板”。
我們陜西“軍工”在全國綜合實力第一,50多年來,形成了體系完整、門類齊全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航空、航天、兵器、船舶、軍工電子與核工業實力比較強。目前我省有國防企事業單位100多家,從業人員有28萬多人,科技專業技術人員有12萬多人,省級和國家級突出貢獻的專家200多人。尤其在航空領域方面,綜合實力占全國四分之一以上,是我國集飛機總體設計、生產制造、試驗、試飛、適航審定、產品支援和教學為一體的航空工業基地。
為此我建議,由政府牽頭扶持,聯系幾家第三方物流企業,加強供應鏈管理,將外延服務向內轉化,以軍工帶動和促進地方工業產品走向國際。同時,將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動員起來組建“陜西軍工物流聯盟”。圍繞軍民兩用技術相互轉化、軍地資源共享、產業鏈配套協作、市場開拓等方向展開相關工作。聯盟作為軍地雙方的橋梁和政、產、學、研的紐帶,促進軍地統籌發展、軍民融合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實現信息共享、資源互補,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將其作為物流的另一翼,助推陜西物流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