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只是做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近年來土地利用規劃和環境影響評估也日益重視),相關的產業選擇和布局會在總規和控規里面體現,而沒有專門編制系統的產業規劃。
這樣隨著園區建設推進和企業不斷入駐,會出現很多問題:
首先,園區產業定位不清,缺乏特色。
因缺乏系統的產業規劃,在園區產業選擇上,往往傾向于著眼于當地狹窄的空間、資源以及原有的產業基礎去發展相關產業,不能從全省乃至全國產業發展動態著眼,分析當地園區最具特色產業優勢及未來發展潛質,在產業選擇上容易陷入與相關條件類似的兄弟園區同質化的惡果,導致園區沒有特色,缺乏后勁。
其次,園區產業結構紊亂,企業之間缺乏集聚效應。
沒有系統、專業的產業規劃,在后續招徠企業的時候,不會有清晰的選擇標準和進入門檻,導致入駐企業五花八門,上中下游缺失,產業之間缺乏集群效應,直接影響園區單位土地創造價值和園區后續布局調整難度。
最后,園區招商陷入盲區,無法定位目標企業,亦缺乏對企業的吸引力。
園區自身的產業定位和特色是招徠企業最好的“明信片”,若有完善的產業鏈條、配套設施,更是會自發吸引相關企業入駐。但倘若未能前瞻性的做好相關的產業規劃工作,勢必影響后續招商效果。
鑒于上述因輕視產業規劃而導致的諸多問題,在園區建設之前,聘請相關專業機構進行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強的產業規劃,是非常必要的。
園區產業規劃的重要意義
園區產業規劃是園區規劃者對于園區產業發展的導向性計劃,解決關于園區產業“發展什么、怎么發展、在哪發展”等重要問題。由于產業在園區經濟發展中具有支柱作用,園區產業規劃是園區規劃的最核心內容。有效的產業規劃不僅可以提高園區資源尤其是稀缺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園區產業結構的有序升級,而且將通過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園區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幫助園區獲取核心競爭力。
第一,園區產業規劃有利于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是產業園區建設的理論基礎。通過合理規劃產業園區的產業功能區塊,可以實現產業集聚和產業鏈的合理延續,進而提升產業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產業園區建設,促進企業的技術研究、設備更新和產品開發,為產業競爭力的進一步提高奠定基礎。
第二,研究制定產業園區發展規劃是落實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提升園區發展水平的客觀要求。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做好規劃研究工作對于充分發揮園區比較優勢、科學開展招商引資、切實提升園區核心競爭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制定完善的產業發展規劃是產業配套招商的基礎。只有根據完善而詳細的產業發展規劃,招商部門才能把有限的資源用在重點招商產業上,同時政府可在相關政策上對重點產業予以傾斜。
園區產業規劃的迫切性
“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環境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面臨速度換擋節點、結構調整節點、動力轉換節點、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節點。在這樣的形勢下,產業發展呈現政策趨緊、新舊產業斷檔式交替、企業投資意愿下降、招商困難加劇的局面。 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面對“新常態”和內部掣肘,成為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的重要課題。
針對現有園區的發展情況不同,產業提升的方向也有所差異。產業園區需結合自身條件對產業進行“整理、優化、升級”,確立園區的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找到轉型升級的路徑。以產業定位精準化、產業發展生態化、招商體系專業化、園區政策個性化、基礎配套社區化、園區競爭平臺化等策略整合園區資源、提升園區競爭力、引導園區轉型升級。
針對新建園區應順應經濟環境和產業發展變遷,總結產業園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堅持以“規劃先行”為指導原則,制定科學、可操作強、具有前瞻性的比較全面的產業園區長遠發展計劃。對園區發展戰略、發展定位、產業定位、產業布局、產業升級、運營管理等全局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制定指導產業園區健康發展的行動綱領。
園區產業規劃怎么做?
綜合運用各種理論分析工具,基于自身的實際狀況,充分考慮國內外及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趨勢,對園區所在地產業定位、產業體系、產業結構、產業鏈、空間布局、經濟社會環境的綜合影響。
第一步:明確園區意向產業
即了解并熟知園區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了解區域產業基礎和擁有的產業資源,羅列出可以重點發展的全部產業范圍,這些均可作為園區的意向產業。
第二步:研究國家產業政策
明確哪些產業是屬于國家重點扶持和鼓勵的,哪些產業是屬于國家明確限制的,對劃出的園區意向產業范圍進行縮小、集中,精準園區意向產業。
第三步:研究國內外經濟發展走勢與行業市場
洞悉意向產業是否存在市場潛力和市場風險,同時分析技術發展趨勢,看意向產業的技術是否存在替代轉型的風險。這當中千萬不要忘記對意向產業的產能情況進行一番調研,不能讓產業園一運行,就遭遇產能過剩等問題的打壓,或者面臨極其殘酷的市場競爭。
第四步:定位園區核心產業
根據各方面的研究分析情況,聚焦某個或某幾個產業,將其作為園區的重點產業,并將其中最具發展潛力且最適合自己園區的產業定為核心產業。
第五步:明晰相關產業的支撐力量
這種支撐力量包括服務于核心產業與重點產業的產業機構、社會機構等。此外,還要針對核心產業與重點產業,分析上下游企業的構成與關系,以及具體行業企業的組成分布情況,為制定招商策略奠定基礎。
第六步:合理利用園區核心運營團隊的公共關系資源
園區核心運營團隊的公共關系資源中的產業資源、人脈資源等也是產業定位參考的因素。在園區產業規劃中,經常會用到一些戰略管理的知識,例如SWOT分析,PESTLE宏觀環境分析(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技術、法律、環境等方面),波特競爭力分析等,運用這些知識,能夠更順暢地明確產業方向,更快捷地獲取研究成果,以彌補園區缺乏專業人才和專業經驗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