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
生態農業觀光園的由來及發展概況的介紹,指出了的原因;提出了自然式生態農業觀光園總的規劃原則;說明了的前提條件,以及自然式生態農業觀光園的布局原則;同時指出了自然式生態農業觀光園在規劃中應注意的問題;最后指明自然式生態農業觀光園的發展趨勢,并說明了生態農業觀光園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自然式生態農業觀光園
自然式生態農業觀光園興起的原因:
1、人們對回歸大自然的渴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日經濟的興起,旅游已漸入人心。尤其是看多了名山大川、經歷了長途跋涉、受盡了舟車勞累、景點的擁擠之苦以后,呆在紛繁嘈雜的大城市的人們,面對生態環境的惡化,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樓大廈、人口的增加、空間的狹小、緊張的生活節奏、激烈的社會競爭從心底渴望回歸大自然;享受那種“小橋流水人家”、“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自然美景,以及那種“男耕女織”、“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田園式農家生活,以排解人們緊張而壓抑的心情,遠離人間爾虞我詐的紛爭,從而實現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愿望。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興起,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欣賞田園風光,享受鄉村情趣的可能,尤其是那種純自然的田園風光,更讓人有一種真實的感覺。在青山綠水、鳥啼花香、樹木成蔭的世外桃源中,人們可以忘卻塵世間的煩惱,盡情享受田園風光帶給人們的無限樂趣,人們可以親身體會勞作的辛苦、收獲的喜悅、農民的樸實,以及農家飯菜的可口,同時還可以讓現代的青少年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
2、生態環境改善的需要
隨著現代化工業水平的不斷發展,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不斷惡化。藍天、青草、綠地正在被成堆的垃圾、骯臟的污水、高大的建筑物所吞噬;白云、繁星、皓月正在被大氣污染所遮蓋。在城市里,晴朗的夜晚看不到滿天的繁星,天空中猶如蒙著一層紗,讓人看不到閃亮的繁星和潔白的月光。所有這一切都在日益影響人們的身心和健康。生態環境遭到進一步的破壞,進而報復人類,從而產生了“城市熱島效應”、酸雨、沙塵暴等,這一切都在警告人們要改善生態環境,還大自然的本來面目。自然式的生態農業觀光園就是要改變生態環境的不平衡,改善人們的生態環境,從而為人類真正的回歸大自然起一個先鋒和引導的作用,從而促進全人類都來積極改善生態環境,達到生態農業觀光園的擴大化和社會化。
真正的回歸大自然
3、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在我國,農民的收入問題一直是困擾農村廣大干部群眾的核心問題,有些地方的農村、農民的收入水平相對下降,影響了農民的生活質量,我國70%的人口還在農村,若想提高農民收入,必須立足農業,挖掘農業的深度和廣度。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興起正吻合這一發展要求,于是人們紛紛規劃觀光農業園,以期待豐厚的利潤。農業若想得到持續的發展和高效的收入,就必須注重生物之間的生態效應,充分利用大自然相生相克的原理,使園區達到真正的生態化,使其生產的農產品達到真正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水平;同時可以擴大農產品出口,并形成品牌,既增加外匯收入,又使農業得以持續發展。
1、充分體現田園風光
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規劃是為游人服務的,最主要的是為城市居民的休閑服務的。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在不斷惡化,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人口高度密集、交通擁擠、住宅匱乏的“城市綜合征”讓人頭痛和無奈。所以在進行自然式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規劃時,要充分體現那種真正的田園風光。
為了體現真正的田園風光,要盡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在其原有的基礎上稍加修整,保持其原有的自然本色,盡量減少人工痕跡,為游人營造純自然的田園風光。而創設這一效果最主要的便是環境布局,其布局效果必須是:讓游人在進入園區之前便有一種恍然隔世的感覺,進入園門之后,便猶如進入世外桃源,讓人忘掉塵世間的煩惱和所有不快,充分享受優美、迷人的田園風光。如園區售票室可以修建成仿樹皮的混凝土建筑,或者表層用不易腐蝕的特殊材料制成茅草屋的樣子,以增添田園的氣息;而園區大門則可用樹枝、竹子等修成籬笆似的形式,再在園門的兩側種上一片竹子,讓游人一看便有一種親切的鄉村感,從而吸引游人的進入。進入園區之后,可以有一些農家小院,一兩個農婦在進行農事活動,這樣更增添了一種田園的氛圍。這種農家小院規模不必太大,只要起到點提傳統農業的效果即可,游人也可進行參與,增加對傳統農業的了解,增加農業歷史知識。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學到了一定的農業知識,對青少年的教育是很有利的。
游人營造純自然的田園風光
2、充分體現對比統一規律
自然式生態農業觀光園能夠吸引游人的地方,不僅體現在它的田園風光,還體現在現代高科技的神奇以及農業的奧秘。在規劃生態農業觀光園時,必不可少的一個要點就是處處體現田園風光,處處體現高科技技術含量,讓兩者在對比中達到協調統一,給游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如生菜排成樹、植物打點滴、無土可種菜,讓人們充分體驗現代高科技農業的無窮魅力。
為了達到這種對比統一,在規劃生態農業觀光園時,應充分考慮到該如何布局,如何體現這種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結合的對比。如:
冬夏對比。北方夏季的城市炎熱干燥令人心煩意亂,而園區內則是鮮花綠草、滿園瓜菜飄香、小橋流水、池邊垂釣、踏水摸魚、花前月下,一片生機盎然的春景,令游人遠離城市的喧囂和煩躁;冬季的北方白雪皚皚、冰天雪地,而園區內則可以是另一番景象:春的海洋、花的世界、鳥鳴綠蔭、一片春的氣息、一抹綠的意境。總之,在這里既能體會到北國冰雪的壯觀,又能給人一份震撼、一份享受,使游人感嘆人類智慧的神奇。
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對比。傳統農業的灌溉方式,一般是用水車來灌溉農田,既費力又不科學,還造成水資源的浪費,而現代農業的灌溉方式,一般為滴灌,既省水又省力。在生產技術上,傳統農業一般都用人力,而現代農業則使用工廠化育苗。如北戴河集發生態農業觀光園的現代化智能溫室,采用了工廠化育苗,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人力物力。為了體現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鮮明對比,可以組織幾個連續的展廳,使游人通過參觀對比,了解現代農業的高速發展,而這一發展又與傳統農業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是一種本質上的統一。
現代化智能溫室
3、增強游人的參與性
規劃生態農業觀光園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游人前來參觀、游覽,進行消費,從而獲得經濟效益。但純粹的游覽觀光園的話,只需1.5~2h便可結束。為了增加游人在園中的時間,就要使游人參與到園中的活動中來,從而帶動園區的配套服務設施,以增加園區的收入。如北戴河集發生態農業觀光園的清水摸魚池和垂釣中心。摸魚池的水很淺,但很清澈,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所以不好摸到魚,但這種鄉村生活的樂趣卻令人流連忘返,從而增加了飲食服務的收入,而從垂釣中心釣上來的魚,園區有專人為游人烹飪,讓游人吃到自己親手釣上來的無污染的、新鮮的魚。游人愿意在園中停留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園區為游人提供的那種純自然的田園風光、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令人愉快的心情。在園區還應建立供游人自己進入,并進行采摘蔬菜、瓜果的農家小院,尤其是反季節的桃、杏、葡萄等,上面標上價格,讓游人摘下來后可以帶走。這樣游人既可以品嘗到新鮮的無污染的水果和蔬菜,還買得放心、滿意。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都會讓游人滿載而歸,從而提高了農產品的收入,增加了園區的經濟效益。
4、充分利用民俗,體現個性民俗是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
民族不同民俗也不同,地域的差異也引起了民俗的差異,所以在規劃自然式生態農業觀光園時,應充分挖掘這一潛在的旅游資源,使游人不僅享受到優美的田園風光,更能親身體驗當地的風俗人情;給人一種新奇的感覺,增加了游人的興趣,提高了園區的經濟效益,為農業觀光園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一種潛在的資源基礎。由于地域不同,民俗也不同,充分挖掘個性化的民俗,也使園區避免了雷同,增加了個性化。
如浙江湖州每年清明前后有造蠶花、選蠶花姑娘、祭蠶花娘娘、辦蠶花展、踏排船比賽、標桿上演雜技等多項蠶花節民俗活動。游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到活動中去,從而提高了游人的興趣,也豐富了園區的內容,體現了個性。
總結
生態農業觀光園經過幾年的發展,必將走向健康穩定的軌道,而它給人們營造的那種純自然的、優美的田園風光必將引導人們從自身做起,改善自身的周邊環境,從而促進全社會生態環境的巨大改善,使人們能夠真正地回歸自然,進而使城市和鄉村連為一體,形成生態農業觀光園的社會化。生態農業觀光園所產生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經濟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而生態農業觀光園也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其前景是非常廣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