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泰州市化工行業轉型發展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昨天召開的全市化工行業轉型發展專項行動現場推進會傳出消息:截至8月15日,泰州市化工企業淘汰關閉類企業已停產到位112家,其中68家設備拆除到位;搬遷轉移類企業已停產到位6家,其中5家設備拆除到位;另有18家化工企業正在實施改造升級。
按照計劃,今年全市計劃淘汰關閉化工生產企業111家,改造升級39家,整治重組60家,搬遷轉移7家。同時,取消靖江新港園區、泰興虹橋化工集中區、興化茅山鎮化工園區的化工定位。
淘汰關閉類企業停產數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今年以來,各市(區)、市有關部門緊緊圍繞“四年任務兩年干,化工企業減一半”的目標要求,不斷強化組織領導,落實有效措施,壓實工作責任,完善推進機制,統籌抓好化工企業“關停、轉移、升級和重組”等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性成效。
據市經信委統計,截至8月15日,今年全市在“淘汰關閉一批”方面,停產企業數已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在“搬遷轉移一批”方面,停產企業數已完成87.5%的年度目標任務。
如果說以上只是面上的數字,那再到企業看看實情。昨天會議前,參會代表在泰興經濟開發區集體觀摩了一批項目。比如磐?;ぃ鲃影徇w至河北滄州,企業拆除后將用于園區綜合保稅物流中心、大宗化學品交易中心和倉儲區的建設,提升園區競爭力;生產工藝落后、設備陳舊的匯豐科技,不能滿足環保和安全要求,企業拆除后將騰出土地和環境容量;中丹集團將所有生產裝置遷入園區,新的設備設施達國內一流水平,實現達標排放。
為何泰州市化工行業轉型發展專項行動進展迅速?副市長張小兵在講話中分析了原因。
“站位高”。各市(區)、市有關部門自覺把推進這項行動放在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特別是綠色發展理念的高度,作為“263”專項行動的重中之重,黨政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一線指揮,強力組織推進。
“措施實”。針對突出問題,各市(區)、市有關部門在推進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務實舉措。例如:泰興市在全市率先出臺了“獎補辦法”和“加強關停企業管理工作的意見”,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消除問題隱患。高港區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認真研究企業轉型期間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問題,并加大協調力度,盡可能減小企業關停損失,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市經信委牽頭制定了《泰州市化工行業轉型發展專項行動考核獎補辦法》,這使泰州市走在全省13個地級市前列。
“影響大”。經過廣泛深入的宣傳發動,化工行業轉型發展專項行動逐步形成社會共識,逐漸得到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進展不平衡各種風險隱患依然存在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更要清醒認識到化工行業的特殊性和轉型任務的艱巨性,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
市經信委主任劉秋平介紹,泰州市還存在著市(區)間進展不平衡、“四個一批”進展不平衡以及安全、環保隱患風險大等問題。“比如從各市(區)上報的工作進度和前期現場督查情況看,泰興市、高港區停產企業數分別超過目標任務11家、1家,工作進展較快。泰興市設備拆除到位22家,占淘汰關閉計劃的84.6%,高港區設備拆除到位5家,占計劃的100%,相比之下,有些市(區)化工企業設備拆除進展較慢。”
從全市“四個一批”完成情況來看,“改造升級一批”、“整治重組一批”均需加快工作進度。
另外,部分市(區)對停產企業現場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監管,部分企業存在“三廢”、危險化學品處理不到位等高風險安全、環保隱患,這些都是較大的安全問題。
“擺在面前的,不少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各市(區)及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做好打硬仗的思想準備,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張小兵說。
厘清任務破解難題,干在實處取得實效
“對化工行業轉型發展專項行動,要認識再提高、方案再細化、力度再加大、措施再配套。”張小兵強調,下一階段工作,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既要從實現“減化”年度目標倒推,厘清到時間節點必須完成的任務,又要從迫切解決的問題順推,找到破解難題的途徑和辦法,真正干在實處、取得實效。
做好這項工作,關鍵還在一個“干”字。怎樣干?張小兵提出如下要求——
增強緊迫意識,抓緊干。執行決策部署行動要快,工作措施推進要快,獎補政策出臺要快。
圍繞重點難點,務實干。抓好職工分流安置,抓好停產企業現場管理,抓好設備拆除過程中的安全監管。
強化工作機制,合力干。關鍵是要建立高效管用的統籌協調機制、工作推進機制、督查督辦機制,真正形成運轉高效、推進有力的全市“一盤棋”格局。
立足長遠發展,科學干。一要把好化工項目準入關,二要加快化工企業進區入園步伐,三要推動化工行業轉型發展。
目前,各市(區)各有關部門都在積極謀劃下一步動作,并在昨天的會議上進行了交流。泰興市確保年內關停并轉化工生產企業47家;高港區確保今年淘汰關閉5家、改造升級13家化工生產企業;興化市除擬保留的6家重點化工監測點企業和1家被專家組認為非化工的企業外,年底前將關閉到位44家化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