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市積極申報國家資源枯竭城市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工程在淮試點。近日,淮北市試點實施方案順利通過省專家組評審,修改充實完善后已報送至國家財政部。
我國“十三五”規劃指出,要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省政府也將“加強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寫進了《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淮北是資源枯竭型城市,資源開發帶來的山、水、林、田、湖生態問題突出,盡管淮北市多年堅持加大生態修復力度,生態環境建設欠賬依然較多,生態保護修復工作難以適應現實需要。
為進一步加快生態修復及生態文明建設步伐,淮北市把“合理布局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堅持綠色發展,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河湖、塌陷區綜合治理”作為“十三五”重點工作之一,并抓住各級政策機遇,積極開展國家資源枯竭城市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工程試點申報工作。力爭通過試點,使全市重點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系統服務與保障功能顯著增強。
據市財政局經建科負責人介紹,整個生態修復工程預計總投資204.97億元,主要通過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支持項目建設。工程主要涉及兩個層面,一是對采煤沉陷修復整治工程、河流水網建設及水生態修復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綠化工程、湖泊濕地保護與治理工程、土地整理工程、農業清潔生產建設工程七大類工程在全市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區進行整體布局規劃;二是分北部、中部、南部三個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區,分別進行工程類別的整體布局規劃,每個建設區內根據實際情況圍繞以上七大類工程進行建設。
據了解,為確保試點申報工作順利推進,淮北市專門成立了由財政、國土、林業、水利、環保、農業等部門組成的申報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工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依托科研院所科學選擇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并編制了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