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天然氣管網“縣縣通”
七大領域將迅速成為萬億級產業
浙江出臺首個低碳發展規劃 百萬家庭屋頂實施光伏計劃
《浙江省低碳發展“十三五”規劃》近日出臺,這是浙江首個低碳發展規劃,也是全國首個發布的“十三五”時期省級低碳發展規劃。
規劃期為2016-2020年,遠期展望至2030年。
根據規劃,浙江省低碳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低碳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低碳發展機制逐漸完善,低碳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生產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碳排放強度到2020年達到國家下達的要求,到2030年較2005年下降65%以上,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比國家提前達到碳排放峰值。
生態功能區:重點發展高效生態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等生態工業和健康養生休閑等現代服務業,培育電商支撐、農旅結合的新興產業。
杭州都市區:以打造萬億級信息產業集群為核心,加快電子商務、文化創意、云計算和大數據等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完善地鐵、公交車、出租車、免費單車、水上巴士等低碳交通體系,建成低碳示范城市。
寧波都市區:做大做強高端裝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港航物流服務、生命健康五大產業,推進海鐵聯運、江海聯運,完善低碳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努力成為綠色港口城市。
海洋經濟區:重點培育和發展清潔能源、綠色石化、綠色制造、綠色物流、生態旅游、生態漁業等特色產業。
金華-義烏都市區:重點發展信息經濟、先進裝備制造、健康生物醫藥、文化影視時尚和休閑旅游服務,發展綠色物流、連鎖超市、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
溫州都市區:結合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創建,發展低碳金融,推進電氣、鞋服、汽摩配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打造沿海輕工業城市低碳轉型升級的樣板。
信息經濟、節能環保、健康等
將是未來迅速發展的萬億級產業
浙江將大力推動產業創新,打造提升產業平臺,推進生態循環農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重點培育萬億級大產業,加快構建具有低碳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農藥施用總量,優化農業結構調整。
制造業方面,加快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與新材料等萬億級產業發展,打造附加值高、有規模特色的低碳發展支柱產業。
同時推動傳統制造業低碳化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鋼鐵、建材、化工、紡織、造紙等傳統制造業。
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53%以上,信息經濟、節能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與新材料將是未來迅速發展的萬億級產業。
培養低碳生活方式
鼓勵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鼓勵和倡導低碳消費,努力形成低碳生活消費方式。今后,浙江會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推廣應用綠色建材,積極推行住宅建筑全裝修,開展近零能耗建筑試點,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與建筑一體化的規模化應用。
交通方面,統籌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加快零換乘交通樞紐建設。
另外,普及低碳消費理念,鼓勵“低碳化”“網絡化”“無紙化”辦公,鼓勵和引導消費者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購買具有低碳認證、能效標識、環境標志等產品和服務。
實施百萬家庭屋頂光伏計劃
擴大天然氣消費
浙江將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發展農光、漁光互補,推進太陽能多元化利用,實施百萬家庭屋頂光伏計劃,推進風電、抽水蓄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建成一批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
同時,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國際最高安全標準技術開展核電建設,形成秦山、三門、蒼南為重點的沿海核電基地,開展海島核電研究工作。
擴大天然氣消費,建設覆蓋全省、多氣源銜接互通的天然氣管網,全面實施“縣縣通”工程。重點推進民生領域的天然氣利用,加快推進“煤改氣”和“油改氣”。
設立低碳金融財稅政策
發展綠色低碳信貸
浙江將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創新激勵約束機制。
重點企(事)業單位將建設碳排放監測、報告和核查體系,探索碳排放在線監測。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后,強化企業的碳排放權有償使用意識,并加強配額管理和市場監管。
對于碳排放少的優秀企業,浙江還將設立低碳金融財稅政策,發展綠色低碳信貸,研究制定促進低碳發展的財政補助、貸款貼息等激勵支持政策。
各級政府統籌使用相關財政專項資金,也會對低碳發展的資金加大投入,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低碳信貸支持。
同時,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指標也將納入政府統計指標體系,實行重點企(事)業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