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隨著國家應對金融危機、強力刺激內需、確保國民經濟增長措施的逐步實施,旅游業將在繼續面臨國際經濟形勢壓力的同時,迎來許多難得的機遇。在挑戰和機遇并存之際,中國旅游業必須突破傳統發展模式,實施營銷創新,才能適應新的發展。以下簡要分析對2009年中國旅游營銷成敗將產生直接影響的九大趨勢:
1、“低價旅游”將刺激旅游需求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許多酒店客房、景區門票和航空公司機票的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下降,國內游、出境游的總體價格與以往相比都下降了許多。在國際油價、勞動力價格、原材料價格等紛紛進入下降通道的大背景下,2009年的旅游業將迎來一個“低價時代”,而“低價旅游”將直接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長。
2、 “拉動內需”將刺激旅游投入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刺激經濟發展,國家已經和正在出臺一系列拉動內需的政策,旅游業作為拉動內需的優勢產業,將獲得國家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這些都將有助于提升和改善旅游基礎設施,并帶動旅游產品開發。隨著一批重大旅游基礎設施和項目的陸續建設,將形成新的旅游熱點和吸引力,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長。
3、 “海峽之旅”將成旅游新亮點
隨著海峽兩岸“大三通”的實現和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的開展,寶島臺灣對大陸居民構成了很強的吸引力,赴臺旅游將有可能成為2009年新的旅游熱點,并由此激活和帶動赴東南亞等地的旅游活動。同時,隨著大陸新開放了16個客運包機航點,而且航班頻率增加,臺灣游客來大陸旅游費用大大降低,這將吸引更多的臺灣游客來大陸旅游觀光。
4、“60大慶”將提振國民消費信心
2009年,我們將迎來建國60周年大慶,全國各地都會圍繞“60大慶”開展一系列活動,這將有助于增強國民消費信心、豐富旅游活動、吸引入境游客。加之2009年國慶期間連續8天的假日,將會有助于旅游需求的提升。
5、“上海世博”等活動將有可能形成“預熱行情”
2010年我們將迎來“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重大活動,這些活動的宣傳以及圍繞它們而進行的專門旅游營銷將在2009年全面展開,這將有助于吸引國內外游客,形成“預熱行情”。
6、 “休閑計劃”將刺激旅游消費
為了配合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需要,確保旅游業發展,國家旅游局陸續提出了“國民旅游休閑計劃”等一系列計劃。這些計劃在鼓勵福利旅游、獎勵旅游、修學旅游、銀發旅游、鄉村旅游、農民旅游等旅游活動快速發展的同時,還提出了許多增加國民旅游數量、提高國民旅游質量、加強市場營銷、提升旅游服務等諸多方面的具體政策和措施。隨著這些計劃在2009年及時實施,將有力地拉動國內旅游市場。
7、 “奧運效應”將長期存在
北京奧運的成功舉辦,給世界展示了一個全新的國家形象,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中國熱”,大家了解中國、領略中國的意愿普遍增強。盡管金融危機壓制了這種意愿向實際需求的轉變,但這種潛在需求將有可能隨著國際旅游的復蘇而日漸浮出水面。
8、“網絡營銷”將日趨重要
由于旅游企業面臨經營困難,網絡營銷將日趨重要。通過互聯網絡推銷旅游形象和旅游產品,具有傳統營銷無法比擬的優點:只花非常低廉的入網費,可大大節省成本;可以深入到每一個單位和個人,打破展銷會參展群體的限制,擴大促銷對象;網上營銷可根據需要隨時進行補充和調整或定期進行更換,易使查詢者產生深刻印象并能隨時了解各地旅游發展狀況。營銷網絡化的實現,會很好地通過低成本、高效率來解決散客成團問題。
9、 “區域旅游”將得到更大開發
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進一步惡化,全球失業率還有可能進一步攀高,居民收入增長率還有可能進一步下降,這將直接導致國際旅游需求和消費的縮減,使得我國入境旅游面臨繼續下滑的可能。因此,更多的地方將開發區域內旅游作為拉動旅游產業發展的重點。
總之,在全球金融危機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2009年的旅游發展環境將依舊復雜,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是,在我國經濟發展總體趨勢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的大背景下,我國旅游業長期發展的趨勢同樣不會改變,依舊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