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時間:2014年
項目背景
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國和消費國,在不銹鋼快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產能過剩、環境污染等問題。為了遏制不銹鋼產業發展帶來的問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優化產業結構。在此背景下,展開宿遷市鎳鐵冶煉不銹鋼產業課題研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宿遷有翔翔和惠然兩家鎳鐵冶煉企業。從生產工藝看,兩企業采用全封閉方式,引進流化床發生爐煤氣技術取代傳統的噴煤工藝,環境得到較好保護。從產能看,兩企業目前鎳鐵產能為25萬噸,產值50億元;計劃擴大產能,并建設不銹鋼生產線,形成80萬噸不銹鋼的生產能力。根據目前發展現狀,預計到2016年,不銹鋼百億產業可實現。與一般民營企業相比,兩企業在成本、技術、環保方面具有一定優勢;與業內龍頭企業相比,兩企業產品品種較少、環保技術有待升級、自主研發不足,同時存在人才匱乏等問題。

項目思路
中機院立足鎳鐵冶煉不銹鋼產業的產業現狀、相關行業以及上游原料、下游相關產業和長遠趨勢,從國家戰略高度系統地論證湖宿遷市鎳鐵冶煉不銹鋼產業的現狀。對該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多次論證討論。邀請行業內專家對該課題的相關技術的國內外發展現狀、國內外發展環境、相關的法規政策以及競爭態勢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中機院的專家團隊根據宿遷市鎳鐵冶煉不銹鋼產業的實際情況的具體分析、提供了專業研究成果。
項目效果
從宿遷現有產業鏈環節和計劃增加環節來看,宿遷鎳鐵冶煉不銹鋼產業鏈整體處于產業鏈中上游,產業鏈較短,缺乏對上游原料的控制權,同時區域內沒有不銹鋼加工和制品企業。因此,在現有基礎上,通過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規模是切實可行的。宿遷要通過縱向延伸、橫向配套,將鎳鐵冶煉不銹鋼產業逐步做大做強。產業鏈上游,重點通過投資國外鎳礦、鉻礦項目規避政策威脅,并在現有鎳鐵冶煉基礎上,增加鉻鐵冶煉項目;產業鏈中游,重點推進年產80萬噸不銹鋼項目盡快實施,近期先生產鋼坯鋼錠,穩定后可根據市場情況上軋鋼項目;產業鏈下游,重點加快建設不銹鋼百億產業園,以翔翔和惠然為龍頭企業,以餐廚設備及用品、電器與電子制品、新能源設備、緊固件等相關不銹鋼制品生產企業為關鍵企業,同時吸引相關配套企業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