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時間:2014年
項目背景
中國激光醫學技術研究起步較早,1971年,上海第六人民醫院發表紅寶石激光凝固視網膜的臨床應用報導,這是中國第一篇激光臨床應用報導;1973年,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耳鼻喉科醫院使用國產二氧化碳激光手術成功施行外科手術,這是眼科以外的激光臨床應用的開拓性工作;同年,廣東中山醫科大學使用自制二氧化碳激光治療開展了激光在外科、皮膚科、五官科、婦科、理療科、針炙科和腫瘤科等領域的治療,取得一定效果;與此同時,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武漢同濟醫科大學等省市的一些醫療單位先后開展了幾乎遍及臨床所有科室的激光應用。1977年6月,國家科技情報在武漢市召開中國第一屆全國激光醫學學術交流會,會上宣讀論文80多篇。激光醫學在中國正式拉開序幕。
至七十年代末期,中國己用氦氖激光、二氧化碳激光、紅寶石激光、鋁石榴石激光及其倍頻激光、氮分子激光、氬離子激光、氪離子激光、氦鎘激光和染料激光等十種常用醫用激光治療了遍及臨床所有科室的250多種疾病。但受制于國內當時的經濟環境,中國激光醫療器械產業并未真正形成,國產激光醫療器械年銷售收入僅幾百萬元。
到八十年代以后,在改革開放政策推動下,激光在醫療行業已廣泛應用,形成以CO2、Nd:YAG和He-Ne激光三大系列為中心的規模生產。在科技部、衛生部推動下,中國激光醫療器械產業得到較快發展,科技部基礎研究高技術司2005年統計數據顯示,1995年銷售額達到7491萬元,2004年則突破10億元,國產激光醫療器械在國產激光器銷售中上升至第三位,2007年達到16.2億元。
從2004年以后,從激光種類看,半導體激光開始進入醫療市場,并迅速開始在國內各個醫院拓展,涉及臨床外科,口腔科、皮膚科、泌尿科、腫瘤科、眼科、牙科等科室。從應用規模看,目前,全國各大醫院均已建立了激光醫療中心,80%的中小型醫院成立了激光醫療科室,半導體激光治療儀普及速度得到空前發展。

圖:2013 -2018年中國激光醫療行業產值(單位:億元)
項目思路
盡管歷經多年發展,中國激光醫療市場仍面臨著較多問題,迫切需要產品、技術方面的創新,以不斷推動市場快速發展。
(1). 中國企業技術水平低,相對于國外企業,生產產品輸出不夠穩定,功率衰減較快,使用年限較短。中國半導體激光醫療還處在初始階段,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國內醫療機構設備主要依靠進口。
(2). 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是激光加工、激光醫療、激光顯示等領域的核心光源和支撐技術之一。但是它也存在光束質量差、單元器件功率小、功率密度低等缺點。雖然通過激光線陣封裝、疊層封裝等技術,能夠提高其功率到千瓦級,但是很難提高其功率密度和改善光束質量,限制了它在上述各領域的應用。
(3). 近兩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貿易順差逐漸降低,這與當下世界各種經濟體分化走勢分不開,如發達經濟體適度就業但經濟增長有限、新興經濟體受通脹壓力和經濟增速放緩等困境制約,導致全球經濟體對醫療器械總體需求下降,對中國醫療器械對外貿易有一定的影響。
項目效果
項目投資可行性分析
半導體激光治療儀的投資可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國人口老齡化,項目市場潛力大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點是:
第一,人口老齡化提前達到高峰。20世紀后期,為控制人口的急劇增長,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由于下世紀前半葉人口壓力仍然沉重,還要繼續堅持計劃生育的國策,其結果將不可避免地使中國提早達到人口老齡化高峰。
第二,在社會經濟不太發達狀態下進入人口老齡化。先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些發達國家,目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0000美元以上,呈現出"先富后老",這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奠定了經濟基礎。而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為1000美元,呈現出"未富先老",由于經濟實力還不強,無疑增加了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難度。
第三,在多重壓力下渡過人口老齡化階段。下個世紀前半葉,中國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改革和發展的任務繁重,經濟和社會要可持續發展,社會要保持穩定,各種矛盾錯綜復雜,使得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對發達國家和人口少的國家更為艱巨。
2、政策傾向,產品較易進入醫用市場
在“新醫改”的政策環境下,發改委、科技部等政府部門對高端醫療器械研發投入了大量專項資金。同時,中國在醫療器械的采購方面,將優先采購國產醫療器械。“十二五”期間中國將以經濟手段有效引導醫療機構使用國產醫療器械。當前衛生部開展的集中采購項目中,中標設備均以國產為主。專家預測,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國內品牌與外資品牌在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高中低檔醫療設備占有率將進一步發生改變。
3、女性經濟時代,中國激光美容市場潛力無限
2011-2016年,全球醫療美容市場有望實現10.8%的年均增長率;盡管北美依然是最大的市場,但亞洲市場的增長尤為強勁,預計2011-2016年將實現13.8%的年均增長率,其中中國市場又是亞洲的關鍵市場。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中國15至64歲的女性有1.7億人,按照20至45歲女性消費者占醫療美容消費者64%的比例,中國女性目標消費群總數約9000萬人。激光美容市場潛力巨大,將會是今后中國激光醫療產業發展的一大動力。中國市場擁有巨大的激光美容消費能力和潛力。
4、技術優勢,搶先占領市場
1470nm波長半導體激光治療儀生產廠商主要為國外廠商,國內僅有個別廠商具有生產能力。而產品的波長特性又使其應用范圍廣泛,新進入者將可以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在行業中將有更大話語權,從而在未來競爭中占據主動優勢。
項目投資風險分析
1、政策風險
目前,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產業政策環境的影響尤為重要。因為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相關政策環境的支持。目前的產業政策,對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還存在著很多制約,主要表現在技術標準體系的不完備以及信貸政策的不對稱等方面。政府應從研發、上市審批、價格等方面制定相應的政策,發展民族工業。國內中小醫療器械企業應確立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技術,努力進入技術密集型醫療器械的開發生產行列,提高行業影響力。
2、技術風險
技術風險是指技術開發及應用方面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如技術難度、成果成熟度、與商品化的差距,以及產品的生產設備和專業技術人才的能力。
醫療器械產品從研究開發到投入市場,進行使用,經歷的時間很長,即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投入產出的周期長,增大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進行創新投入的風險,影響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例如:工程化生產、到醫療機構進行臨床試驗、通過SFDA的許可、適應國家衛生部(MOH)的政策法規等,均牽涉到諸多關聯項,增加了技術商業化的風險和難度。
3、市場風險
在信息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國家政策、行業環境等諸多因素的變化,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準確把握市場,是項目成功的關鍵。
國內醫療器械行業高端市場幾乎被跨國企業搶占。CT、MI、核磁共振,這些行業里面幾乎無國產品牌產品,完全被進口品牌所壟斷。除了輸出產品,跨國公司還通過收購國內企業來獲得本土市場份額,并在中國成立總部和研究中心,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2012年,美敦力在上海成立除歐洲和美國外第一家創新中心。國外的跨國企業基本完成了在中國的戰略布局,通過并購、開發面向鄉鎮醫院的醫療器械產品,國外企業與國內企業在中低端市場的碰撞越演越烈。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在市場中的激烈競爭將是市場主要風險。
4、資金管理風險
本項目投入資金大,項目周期長,涉及環節多,尤其醫療器械產品上市前還需較多資格審查,行業進入門檻高,資金管理風險大。
目前中國有相當一部分中型企業,具有一定的資金實力、較強的市場運作能力,但研發的力量不強、技術儲備匱乏、產品技術含量和檔次偏低且提升困難,應積極尋求與技術研發型企業進行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一些擁有新的及獨特技術或業務的新興小企業,往往資金不足、市場滲透力不高,政府應該幫助這些小企業與那些較大規模的企業實現對接,進行合作。通過合作不僅可以解決資金問題,還可以得到相關技術,從而得以在競爭激烈的醫療設備市場上生存。
5、渠道風險
全國醫療器械的經銷商是很有序,基本是專注于醫療器械的運作,很少參與其他行業經營,這種經銷的專注性成為醫療器械行業一個顯著特點。從局部市場成功,再逐步向其他市場滲透,進而占領全國市場是該行業較典型的區域發展順序。進入家用醫療器械行業的銷售市場,投資資金可大可小,投資回報豐厚。但對于進入生產環節的企業,行業的技術壁壘、制造壁壘、資金壁壘、人才壁壘都是比較高的,要系統評估自有企業是否有能力整合資源、形成新技術優勢,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優勢,再考慮進入,投資有風險,介入須謹慎。就半導體激光醫療產業而言,一個新興行業,高速成長行業,行業本身的發展速度和高投資回報率是“大勢”,企業“乘大勢起飛”,坐上飛奔的“財富列車”是企業家具有敏銳投資視角和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