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嘉興市濱海新區東至平湖市全塘鎮鎮域東界、南至嘉興港圍墾用地的封閉區域、西至海鹽縣西塘橋鎮鎮域西界、北至杭浦高速公路,面積227平方公里。該區域區位條件突出、港口資源豐富、配套設施日趨完善,并擁有獨特的海河聯運優勢,是嘉興市發展臨港工業和港口物流業的最佳區域。實施濱海開發戰略作為嘉興市“十一五”發展的六大戰略之一,既是嘉興市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增強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更是嘉興市發揮比較優勢、應對區域競爭的迫切需要??茖W制定《嘉興市濱海新區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濱海新區產業發展,對嘉興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浙江省環杭州灣產業帶建設及海洋經濟強省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鑒于現代物流等另有專項規劃,因此本規劃主要研究制造業的發展。通過深入分析產業發展背景與條件,提出產業發展的思路與目標,明確產業發展的整體架構以及空間布局,并進一步提出保障產業發展的支撐體系建設以及對策措施。
項目思路
從長遠發展著眼,濱海新區應戰略定位成:長三角重要的臨港重化工業基地,杭州灣產業帶臨港型先進制造業基地,浙江省接軌上海重化產業的先導區,嘉興市創新發展的示范區。
——長三角重要的臨港重化工業基地
根據重化工業向深水濱海區域集聚的世界性產業轉移趨勢,利用重化工業對大噸位深水泊位的特殊需求,濱海新區擬科學規劃石化工業區域布局,做深做透前期工作,加大招商選資力度,積極引進和發展大型石化及先進裝備制造等為主的臨港重化工業項目,努力引進和建設規模煉油企業,力爭擠占重化工業產業鏈上游,建設產業高度集聚的石化產業區,提升在長三角區域重化工業價值鏈分工中的地位和層次,打造長三角地區重要的臨港重化工業基地。
——環杭州灣產業帶臨港型先進制造業基地
按照嘉興在環杭州灣產業帶產業分工中定位以及推動產業升級的要求,充分依托目前濱海新區規劃區域有建設臨港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良好自然條件,突出重點,著力培育若干以重化產業為先導、臨港型先進制造業為支撐,規模經濟顯著、專業化分工明顯、競爭優勢突出、國際化程度高的產業集群,構建高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低資源消耗、環境友好的先進制造業體系,奠定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環杭州灣產業帶臨港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地位。
——浙江省接軌上海重化產業的先導區
濱海新區擬借嘉興深入實施“接軌上海擴大開放”戰略東風,依托與上海良好的經濟協作關系,充分發揮既有的區位、產業、機制等優勢,堅定不移實施“接軌上海擴大開放”戰略,提升發揮既有的區位、產業、機制等優勢,積極接受上海輻射,主動參與上海重化產業分工體系,實現產業互補與資源共享,全面推進接軌上海重化產業基地的建設,率先成為浙江省接軌上海重化產業的的先導區。
——嘉興市創新發展的示范區
濱海新區是嘉興市“十一五”乃至今后一段時期的重點發展區域,規劃范圍涉及兩個行政區域,有多個行政主體,這就需要增強全局意識,創新開發理念、創新開發模式、創新管理模式、創新機制模式,科學統籌開發,建立完善多邊聯動的協作機制,強化經濟區概念。積極培育高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強帶動作用的主導產業,使濱海新區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經濟質量水平顯著領先。引領嘉興市新一輪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全面帶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成為嘉興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及依靠創新推動發展的典范。
根據布局的總體思路,結合濱海新區的地理、產業基礎和區位等因素,形成“一心兩翼、一帶多區”的產業布局框架。
“一心”—現代服務中心。指位于濱海新區中部,依托乍浦建成區與九龍山旅游度假區,形成區域性的現代服務業中心,為濱海新區產業發展提供服務保障。
“兩翼”—東翼獨山港區產業區和西翼大橋產業區。指產業發展在空間形態上圍繞現代服務中心分為東翼、西翼兩大產業區,其中東翼以獨山港區為依托形成獨山港區產業區,西翼以杭州灣跨海大橋、浙江海鹽經濟開發區、乍浦經濟開發區、浙江嘉興出口加工區為依托,形成大橋產業區。
“一帶”—濱海港口物流發展帶。指由獨山石化物流作業區、獨山散雜貨與集裝箱物流作業區、乍浦綜合物流作業區、乍浦石化物流作業區以及海鹽散雜貨物流作業區等組成自東向西的濱海港口物流發展帶。
“多區”—多個產業功能區。指按產業功能分成多個產業功能區,即獨山石油化工產業區、獨山臨港綜合產業區、重裝備產業區、乍浦石油化工產業區、高新技術產業區、新型建材產業區、大橋臨港綜合產業區、先進裝備產業區、船舶修造及配套產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