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醫藥工業總產值中,內需部分貢獻接近90%,所以國內需求增長是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在加強社會保障,啟動新醫改的大背景下,政府投入對國內需求的促進作用至關重要。
國內需求并不僅僅指醫療需求,還包括公共衛生等方面的需求,各類國內需求釋放的關鍵在于政府的持續投入, 認為政府對公共衛生、醫療保障制度、基層醫療機構建設的投入,必然導致需求的增加,是2010年醫藥行業繼續保持快速成長的最主要動力。
1、至少在2012年前(或許可延續到2020年)政府投入將持續增加
對政府提出的8500億投入方案進行了初步分解。認為至少在2012年前政府均將按承諾增加投入,且未來仍將持續增加,或可延續到2020年。
分析顯示,政府在醫療保障方面投入最大,預計未來個人支付比例將迅速下降到2010年的40%左右,醫療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將由2007年的4.52%提升至2010年的5%以上。
圖1:政府未來3年五項重點醫改投入將達8500億元
(附注:圖中數據為估計和測算值)
2、醫保體系建設的拉動力量并未消失,將繼續促進國內藥品市場擴容
2010年,在人口生物學因素(人口數量、結構和疾病譜情況)和技術進步兩大因素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由醫保體系建設帶動的支付能力提升仍是藥品市場擴容的最關鍵因素。
(1)醫保籌資額仍將繼續增加,構成支付能力提升的最堅實基礎
不同于某些認為醫保拉動效應已經結束的觀點,認為全民醫保在2010年才能初步完成網絡全覆蓋,而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仍在不斷進行中,2010、2012年是重要時點,醫保體系建設仍是拉動行業擴容和成長的最重要動力。
由于新農合覆蓋率已達90%以上,2010年醫療保障體系完善的重點是:(1)擴大城鎮居民醫保和城鎮職工醫保的覆蓋面,后者的難點在于農民工和破產倒閉企業職工的醫療保障問題,但目前破產倒閉企業職工的醫保問題正逐步解決;(2)逐步提升保障水平,2010年新農合的籌資標準提高到每年每人150元,并由國家和地方財政支付其中的120元。
預測了三大醫保體系的覆蓋面、參保人數、籌資標準,并進而推算出年籌資總額的變化和新增保費金額,認為這是2010年前國內醫療保健需求持續釋放的最有力保證。
表1:我國三大醫療保障體系籌資金額預測
(附注:1、應參加城鎮職工醫保的職工基數并不等同于城鎮就業人員數,所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面僅為當年可能參加人數為基數的估算值;2、參加新農合的人數并不等于農村人口數,由于部分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醫保,新農合人數長期看應逐漸減少;3、由于城鎮職工醫保籌資總額中存在部分農民工醫保,繳費比例較低,所以籌資標準作了部分調整。)
(2)支付能力提升促進就診意愿增強和醫療費用增長
認為,全民醫保無疑是新醫改中最為基礎和重要的一個環節,或許在遙遠的未來,商業保險會取代醫保的位置,但是在當前,全民醫保毫無疑問是全民獲得醫療保障的最可行最直接最可靠的方式,其對居民醫療行為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其意義不僅僅在于保障金額本身帶來的費用增長,更重要的是醫療意愿的增強和隨之而來的潛在需求的釋放。
從支出的角度考慮,醫保籌資總額最終將轉化為醫療費用。在報銷比例不變、報銷范圍不變和保障水平不增高的前提下,通過預期的醫保支付總額以及報銷比例,測算出該部分患者花費的符合報銷條件部分的醫療費用及其增量。測算顯示2009、2010年醫保報銷人群產生的醫療費用增量分別約670億元、1400億元。
表2:醫保報銷人群花費的醫療費用增量
(附注1:計算中并未包括患者就診時使用的無法報銷的器材、檢查和藥品的費用,而這部分可以看作是患者就診意愿增強而帶來的增量;2:考慮的人群中并未包括不在醫保報銷范圍內的人群的醫療費用,但預測:2010年后,該部分人群的比例將極其微小,且由于該部分人口支付能力極差,產生的醫療費用可以忽略不計,2008-2010年醫保增加醫療費用的主要方式將是覆蓋人群的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報銷比例不斷增加、封頂線提高、起付線降低(或者用補充醫療險的方式事實上降低)、報銷范圍擴大、醫保關系接續、異地就醫和費用結算服務銜接政策逐步出臺和實施,實際醫療保障水平將逐年提高;再加上更廣泛的收入增加和其他社會保障措施完善帶來的影響,患者就診率和支付的醫療費用總額將持續增長,在上表中所做的預測是偏于保守和謹慎的,醫保帶來的行業擴容遠遠沒有結束,全民醫保初步實現全覆蓋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但遠遠不是醫保擴容的終點。
圖2:醫保拉動效應遠未結束
(3)2010年,醫療費用的增長最終仍將轉化為藥品市場擴容的動力
在當今國內醫藥行業的運行機制下,醫療費用的快速增長實質上意味著藥品支出的快速增長,即意味著藥品市場的快速擴容。以綜合醫院為例,2008年其住院和門診患者藥品支出比例分別為43.90%和50.50%,比2007年不降反升。認為,這種情況的存在不會持久,在改變個人支付比例過高的不當局面后,醫改的下一步措施必將努力改變“以藥養醫”的行業運行機制,并逐步調整支付機構、醫療機構、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之間的利益關系。
但要完成這些調整,需要時間和諸多必備條件的逐步實現,在公立醫院運營模式和醫療機構補償問題沒有解決之前,藥品大規模、大幅度降價的難度很大,且效果依然欠佳,藥品是醫療費用最大部分的情況不會改變。就短期而言,由于醫院今后三年將選擇若干城市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加上基本藥物制度最終實施后,綜合醫院將會有使用基本藥物的比例要求,從而帶動藥品支出比例下降,判斷藥品支出所占比例將有所下滑,但2010年的降低幅度可能不會很大,預計要到取消加成和基本藥物制度(擴展版及地方增補品種)落實后,藥品支出占比才會較大幅度下降,而最終完成時間應該會在2012年后。
圖3:綜合醫院門診和住院患者藥費比例2010年大幅下降可能不大
(4)三大藥品終端的整體銷售增幅在20%左右
綜合三大藥品終端的情況,判斷2010年三大銷售終端合計規模約6928.9億元,增速19.97%,雖然略有下降,但依然是國內需求最集中的體現。
圖4:三大藥品終端整體銷售增幅在20%左右
3、基層醫療體系重建是拉動醫療器械市場增長的最大動力
基層醫療體系重建是本輪醫改的一個重點。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未來三年內我國將重點支持2000所左右縣級醫院建設以及2.9萬所鄉鎮衛生院的建設,并同時擴建5000所中心鄉鎮衛生院。而在新醫改中投入的8500億中有165億全部定點投向全國2.9萬所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部作為其醫療器械設備的購置補助,2009年我國另將投入370億元用于全國70%縣級醫院的改擴建,其中也包括更新和升級基層機構醫療器械產品,測算大約占投入的1/3左右,即100-120億元,預期2010年這種趨勢仍可能延續。
在基層醫療體系重建的拉動下,醫療器械市場,尤其是中低端醫療器械市場將迎來發展的良機,預計2010、2011年收入增速有望恢復到25%左右。
圖5:醫療設備市場受益于基層醫療體系重建,收入增速有望恢復到25%左右
衛生部6月24日發布了《縣醫院等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指導意見》,對縣醫院、縣中醫院、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設備的配備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意見》要求縣醫院配備X光機、CT機、超聲診斷儀、彩超機等18類設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求配備心電圖機、B超等設備;相對而言,鄉鎮衛生院的配置要求較低,但也要求配備X光機等。因此,相關設備生產商將會受益,但具體受益公司則與產品、性能、價格、營銷等多方面優勢有關,邁瑞醫療、萬東醫療、新華醫療、魚躍醫療、科華生物值得關注,但跨國公司已經將重點逐漸轉向基層,對國內企業的沖擊不容忽視,需要予以高度重視。
4、加大公共衛生投入拉動疫苗行業增長
2009-2011年政府投入到公共衛生的資金預計將有750億元,并且新醫改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計劃免疫由中央政府承擔,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投入不低于15元,2011不低于20元,并實現城鄉人均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
判斷購買疫苗將是基本公共衛生投入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并預期每年常規用于購買疫苗(不包括甲流疫苗)的費用達到25億元,且將逐步增加,增加的費用用于新增疫苗和擴大接種范圍。由于甲流疫情的影響,國內疫苗產業出現爆發式增長,預計其影響將持續2-3年,受其影響,2010年疫苗行業仍將保持高速增長,但不同類別和品種的增長差異很大。另外,除非甲流疫情持續、產品出口、列入計劃免疫或者在國內廠商在癌癥、艾滋病等疫苗領域取得突破,國內疫苗行業在中短期爆發后可能呈現沖高回落的運行趨勢。
圖6:疫苗行業的增長速度將因甲流疫苗而劇烈波動
(二)國外需求有所恢復,原料藥有望走出低谷
原料藥分為大宗原料藥和特色原料藥。2009年我國主要的大宗原料藥產品走出了探底后回升的走勢,出口量也逐月的回升,維生素C 和維生素E 等產品受益于產業集中度高的優勢,價格維持在相對高位,企業的獲利能力依然較高。而其他維生素產品以及抗生素等由于總體供大于求以及行業格局分散,價格維持在歷史底部,企業的經營效益大幅下滑;特色原料藥總體受到海外銷售下滑沖擊的沖擊更大,價格和銷量下降幅度較大,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待恢復。
由于我國的原料藥中有2/3 出口,因此海外市場的需求變化對我國原料藥產品影響極大。2009年1-8月,原料藥的收入1232億元,同比增長僅8.51%,是醫藥行業中增速最慢的子行業,但2009年1-11月,原料藥收入達到1776.76億元,同比增長15.05%,恢復速度明顯加快。
預計原料藥的恢復走勢在2010年仍將持續。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企穩和復蘇,原料藥的下游需求有所增加,這將帶動原料藥走出低谷。預計化學原料藥子行業2010 、2011年的銷售收入增長有望達到20%左右,利潤的增長有望達到25%左右。
圖7:2010年原料藥增速將有所回升
(三)預計2010年醫藥制造業收入、利潤增速分別為22%、25%
綜合看來,認為2010年全行業大幅度、大范圍降價可能性不大,原料藥有所回升,因此,2010年醫藥行業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全年醫藥制造業的銷售收入將超過10000億元左右,利潤超過1100億元,增速分別達到22%、25%。
圖8:2010年醫藥制造業收入、利潤增速有望分別達到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