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不銹鋼行業發展現狀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國和消費國,而且已連續三年為不銹鋼凈出國口。2012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已達到1609萬噸,占到世界不銹鋼總產量的45.5%,人均不銹鋼消費量已達到9.5公斤,是世界人均消費的1.5倍。
從2012年開始,無論是不銹鋼產量,還是不銹鋼消費量,我國的增長速度已明顯降低,進入了緩慢增長階段。中國不銹鋼行業過去那種片面追求產量規模的粗放型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已開始顯露。主要問題是:
第一,過剩產能需消化。初步統計已建成不銹鋼產能超過2400萬噸,加上再建產能,預計將超過3000萬噸,目前產能利用率只有2/3。
第二.產品質量需提高。不符合標準要求的“所謂200”劣質鉻錳奧氏體不銹鋼板材占到30%,其他常規產品的化學成分均勻性和性能穩定性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也存在較大的差距,符合特殊性能要求的高端產品的比例還很低。
第三,環境污染需解決。一些企業和地區片面追求數量的高增長,忽視了環保設施的同步建設,造成嚴重的水質和大氣污染,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尤其是一些利用紅土鎳礦生產鎳鐵的企業污染更為嚴重。
二、我國鎳鐵行業發展現狀
鎳是不銹鋼的主要原材料,2012年中國不銹鋼鎳消費占全國鎳總消費量的82%。2012年中國原生鎳產量52萬噸,其中62%來源于鎳鐵。2013年中國原生鎳產量進一步增加,增長主要也是來自鎳鐵,預計2013年鎳鐵中鎳將達到45萬噸。中國的鎳鐵生產主要發展于2006以后,原料基本都是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進口的紅土鎳礦。
采用紅土鎳礦通過火法冶煉生產含鎳生鐵的方法主要是高爐法(BP法)和回轉窯-礦熱爐法(RKEF法)兩種。高爐鎳鐵產品鎳含量較低,一般都在5%以下,硅含量較高,磷、硫含量又不可控。而且,高爐法鎳回收率低(僅有80%左右)、能耗高(焦比高)、產品質量差、污染嚴重。相比之下,RKEF法無論從鎳回收率、能耗成本和節能減排等方面,都比高爐法更具有優勢,產品中鎳含量一般都能達到10%以上,非常適合冶煉300系不銹鋼。目前國內較大的鎳鐵企業基本都采用RKEF法,因進口原料的運輸問題基本都分布在沿海地區。
2013年,鎳鐵總量雖比上年仍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從3月份以后已呈逐月回落的態勢,全國鎳鐵企業的開工率僅有50%左右,說明鎳鐵行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
三、國內外相關政策環境
從國內來看,解決鋼鐵產能過剩問題已成為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的一項重要政策,國家工信部正在發布《鋼鐵行業規范企業名單》,將有一大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鋼鐵企業受到限制。全國鋼鐵標準化委員會近期在討論審定不銹鋼板材標準時,明確不允許200系鉻錳奧氏體不銹鋼納入國家標準,這使部分以生產200系不銹鋼的企業面臨生死抉擇。
從國外來看,我國紅土鎳礦的主要進口國印度尼西亞禁止未加工礦物出口的禁令將于2014起執行,雖然該項禁令的執行期有延后的可能,但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生效,這就給我國以進口紅土鎳礦為原料的鎳鐵生產企業帶來原料的供應問題。
四、對我國發展鎳鐵不銹鋼產業的建議
鑒于目前國內不銹鋼和鎳鐵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特提出以下建議:
1、鎳鐵生產
1)為了保證原料的穩定供應,最好在國外擁有自己的紅土鎳礦資源,以便在印尼禁止出口時進行簡單初加工后再運回國內,或可考慮干脆在印尼建鎳鐵廠。
2)國家對環保的要求會越來越嚴,因此企業的環保措施一定要在建設時同時考慮,并在以后的生產中不斷完善,保證產出的廢氣、廢水、廢渣、廢酸等完成符合國家的排放標準,并在循環利用中獲取收益。
2、不銹鋼生產
1)RKEF生產的鎳鐵品位目前在10-13%,最適合生產304不銹鋼,但是為了解決品種單一的問題,可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鎳的品位,在市場需要時可生產316等鎳含量更高的品種,獲得生產經驗后,還可以生產更高級的不銹鋼產品。
2)為了開發品種和提高質量的要求,可考慮在煉鋼系統增設其他精煉裝置;或增建EAF電爐,在礦熱爐不能穩定供應鐵水的情況下采用外購冷料生產不銹鋼。
3)400系不銹鋼具有不含鎳、成本低、耐蝕性好的特點,是未來不銹鋼的重點發展方向,可在品種規劃中加以考慮。而以錳代鎳的200系不銹鋼雖然目前中國市場上占比很大,但其存在耐蝕性差、冷加工后延遲開裂、廢鋼回收分類難等問題,從世界不銹鋼發展歷史和我國發展實際看,必將受到限制,不可以在產品規劃中考慮。
3、關于嚴重過剩的問題
目前我國不銹鋼行業和鎳鐵行業存在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行業重新洗牌是不可避免的,沒有競爭優勢的企業終將會被淘汰。因此我國要發展鎳鐵和不銹鋼行業,一定要認真分析自己的優劣勢,與對手進行對比,只有成本低廉、環保合格、質量優異、品種獨特,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否則,就應慎重投資。
【本文作者: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銹鋼分會高級工程師/中機院鋼鐵行業高級顧問張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