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發展現狀
海南省椰子產業目前登記注冊椰子加工企業400多家,主要分布在文昌,海口,定安,瓊海,等地,以前是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子半東郊,海南椰子產品紅火全中國。隨著市場經濟的改革開放,海南椰子加工業蛋糕越做越大,十幾年間,產值翻了幾十倍,如椰樹,春光,南國,品香園,椰牛,航天食品 海南島等等。尤其近幾年來,飲料行業的升級轉型,逐漸淘汰碳酸飲料,添加劑泛濫果蔬果汁飲料,矛頭指向真正綠色純天然原生態的植物蛋白飲料。面對全中國13億人消費市場,讓每一個人都能喝上真正健康,無添加劑污染的植物蛋白飲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首先椰子原料缺就是大問題。東盟的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有椰子資源,但國家發展落后,椰子加工起來國內沒有消費。全部出口到中國,由于海上交通物流沒有基礎條件,海南---越南,海南---雅加達 海上物流都沒有開通直航,大多數都須要從香港整合后才到國內,椰子運輸時間長,費用成本高(雙重收費)。到岸的椰子大多壞掉了。
二、產業發展困境
面對日益擴大的國內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因為原料供應緊張,物流費用高漲,一些原來還在海南貼牌帶牌的椰子汁企業全部轉戰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浙江,安徽加工椰子汁。目前游離在這些地方的加工企業大約四十幾家,上規模產值十幾家,產值接近五十億元。原來在文昌東郊集約處理椰子的挖肉加工廠紛紛跟隨椰子汁加工企業去廣東討飯吃。背井離鄉,把原可以在海南集約集群發展,降低椰子汁原料成本的椰子綜合化加工產業鏈丟棄了。并可以綜合利用加工椰子深加工產業鏈集約集群發展椰子深加工分散了。海南省政府懷里抱著金飯碗,卻到處招商引資,勞民傷財。沒有椰子產業比較長遠的思路和發展規劃。導致今天的發展局面。引導和規范力度不夠。椰子汁生產工藝和行業標準嚴重滯后,導致廣東椰子汁加工廠采用椰漿,乳清蛋白,椰子香精,奶粉,椰子粉沖調勾兌,標簽標識不規范,行業管理的缺失,導致行業一片混亂。
三、產業發展舉措
一,建立東盟國際椰子加工特區,在海關特殊監管,邊境貿易,海上物流,電子商務跨境貿易,開辟海上綠色通道。服務東盟椰子加工貿易,加工,種植業將帶來三百萬人直接受益。
二,成立椰子產業協會,負責全行業的管理,從,行業產品質量標準。椰子系列產品市場監督和管理與政府職能部門有機結合起來,服務椰子加工業。
三,建立東盟椰子公共服務平臺,在各個國家開辟椰子加工交流信息平臺,貿易談判,交通運輸,稅費政策,糾紛協調機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