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有無形文化資產概念
1、國有無形文化資產的內涵
國有無形文化資產的內涵是指所有權人為國有單位的,具備文化屬性的無形資產。即國有單位所擁有或者控制的,具備文化屬性但不具有實物形態,能持續發揮作用且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2、國有無形文化資產的外延
國有無形文化資產包含以下幾類:商標權、著作權、專有技術、商譽、商號、特許經營權、人力資源等。做出這樣界定的依據是傳統上認為屬于無形資產的土地使用權、金融資產、股權資產不具有文化屬性,且有專門的會計準則和評估技術加以調整。需要強調的是,領導力、企業文化、管理制度、客戶網絡、營銷模式、員工隊伍、管理團隊、企業家個人價值等人力資源類無形資產,雖然不具有明顯的文化屬性,但對于國有文化企業的無形資產價值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也應在本文的研究范圍內。
二、無形資產評估概念
資產評估是指專門的機構或專門評估人員,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標準和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以貨幣作為計算權益的統一尺度,對在一定時點上的資產進行評定估算的行為。
無形資產評估,是指注冊資產評估師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資產評估準則,對無形資產的價值進行分析、估算并發表專業意見的行為和過程。在文化產業中,無形資產的評估主要涉及的是知識產權、企業品牌的評估。國有資產流失是我國面臨的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其中國有無形資產的流失更具隱蔽性。與有形資產相比,無論是理論界還是企業界,對無形資產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都明顯不足,我國目前也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來約束無形資產流失。每年因國有企業破產、兼并、重組以及合資、合作經營等造成的國有無形資產流失難計其數,遏制與防范其繼續流失已刻不容緩。
三、北京市無形文化資產評估工作存在的問題
1、評估對象比較單一
北京市無形文化資產主要是著作權和商標權,其中以著作權為主。根據我們對北京市文化企業的不完全調查,無形文化資產中商標權所占據的比例很小,進行評估的商標權暫時沒有。無形文化資產的范圍比較狹窄,而且實際進行評估的無形資產權利類型也比較單一即只有著作權作為評估對象。這主要是由國有文化企業的類型決定的。文化企業一般不涉及專利、非專利技術,其擁有和發展的無形資產只有著作權和商標。進行評估的著作權作品類型則較多,包括文字作品、美術作品(字畫)、視聽作品等。
2、評估主體的專業性不強
(一)評估機構
1994年,國內首家無形資產評估機構——連城資產評估事務所成立。連城資產評估事務所是國家專利局(現國家知識產權局)創立的直屬機構,是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評估機構管理部門直屬管理的中央級評估機構,并于2000年改制為連城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連城)。連城有國家專利局的技術和管理人員的支持,二十年來發展迅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評估經驗,其評估結論可信度高,是國內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先驅。但是除此之外,其他專門從事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情況并不樂觀。
到目前為止,全國已逐步發展形成擁有3萬注冊資產評估師、3000家資產評估機構、評估從業人員有10萬多人,評估業務年收入超過80億元的行業規模。但是專門從事無形資產評估的機構卻很少。而且對于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監管也很不到位,除了一般企業、公司需要的條件之外,并沒有太多額外的要求。
眾所周知,律師事務所的設立要求事務所必須具備一定數量的律師,而且設立人應當是具有一定的執業經歷,且三年內未受過停止執業處罰的律師。但是無形資產評估機構作為專業性的機構,其評估人員數量和設立人資質的設立要求不能滿足需要,且評估機構數量有限,資質不一,評估標準不規范,這都不利于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發展和提升。著作權資產評估只是眾多評估業務中的一種,很多評估公司都設有此項業務,但專門從事著作權資產評估業務的公司很少。這也使文化企業在需要委托專門機構進行評估時,常面臨著如何尋找或者選擇專業評估機構的問題。
(二)評估師(評估人員)
目前,我國沒有專門的無形資產評估師,只有注冊資產評估師。注冊資產評估師需要通過國家統一考試,獲得《注冊資產評估師執業資格證書》。考試科目為《資產評估》、《經濟法》、《財務會計》、《機電設備評估基礎》、《建筑工程評估基礎》。其中資產評估中涉及無形資產評估的相關問題,但是其內容只占整個考試中很少的一部分。而且,我國目前實行的是綜合性的資產評估職業資格,即只要取得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的評估師可以承接全國各地、各個行業、各種類型的資產評估業務,尚未區分專職的無形資產評估師和資產評估機構的信譽等級。同時,我國資產評估師的素質普遍較低,很多都是沒有經過嚴格業務培訓的行政離退休人員,也沒有獲得完整的資格認證,嚴重影響了國有無形資產評估操作的規范性和評估質量的高低。
而我們知道文化企業制作的影視劇作品有很強的專業性。而且影視劇作品有一定的時效性,不同的時機之下,觀眾喜愛的作品類型是不一樣的。所以,對于影視劇作品的價值的確定比其他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更加困難。只有長期從事影視劇工作、具備一定的市場敏感度的人員,才可以更加準確的預測作品的價值。如果說注冊資產評估師中沒有影視劇方面的行家,這過于絕對,但是確實數量極少,而且不被北京文化企業所熟知。
從司法鑒定中可知,除了有法醫類、物證類、聲像資料類的司法鑒定人,還有電力類、工程造價類、建設工程質量類、知識產權類、司法會計類等專業的司法鑒定人。無形資產其實也可以借鑒司法鑒定的規定,設立專門的考試,通過考試者可以獲得無形資產評估從業資格。雖然無形資產之下還有專業性很強的子項目,如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商業秘密和特許經營權等,尤其是專利技術、商業秘密等涉及各個行業。如果可以在無形資產之上進一步細分,那會更好,但是如何細分才能避免重復交叉又不出現遺漏還需要不斷地研究。不過其相對于目前資產評估這么大的范圍而言,能細分出無形資產評估師已經是進步了。
3、評估方法不科學
目前, 評估國有企業無形資產的常用方法是: 列出無形資產包含的項目, 逐項估算價值, 然后相加得出總價值。然而, 這種方法實際操作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 第一, 企業中存在的無形資產, 屬于知識產權類的, 如著作權、商標、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秘密等, 通常稱作可確指的無形資產, 它們單獨轉讓時, 可單獨按一定程式評估; 但當整個企業轉讓時, 它們就不宜單獨估價了, 因為在企業的獲利能力中, 它們是矢量相加, 與所有資金融合在一起的。它們單獨獲利能力的標量總和, 與它們矢量相加的整體獲利能力, 是兩個不同的量, 依不同獲利能力評估出的價值肯定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說, 無形資產是由多種要素有機組合而成的一種企業產權, 把它分解為各個內含的具體項目, 其評估就無法堅持以這種產權整體的獲利能力和潛在收益為基礎。第二, 商業秘密、特許經營權、客戶網絡和專業技術人員( 人力資本) 等無形資產的評估, 目前尚缺乏公平、客觀和統一的定價機制及計價標準, 難以根據它們各自的質和量準確核定其價值。第三, 各項無形資產之間, 以及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之間, 有著一定的相互依存性, 特別是商譽等無形資產, 很難離開企業其他資產進行單獨買賣, 因而也難以單獨計價。此外, 無形資產分項估價, 還容易造成因漏列項目而少計價值。
4、銀行對評估結果的認可度不高
根據北京銀行的某高級管理人員透露,企業利用無形資產向銀行進行質押貸款時,銀行首先會對該無形資產進行內部評估,之后再委托專業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從而得出評估結果。但是該評估結果只是依法需要準備的一份依據。因為根據法律的規定,銀行對于利用無形資產進行貸款時,必須進行評估。但是銀行對于評估結果卻有自己的態度。如果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與銀行評估的價值相近,那么銀行會予以采納。如果兩者之間評估的價值差異較大,那么銀行就會在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基礎上打個折扣,折扣大小不定,但是最終提供的貸款金額一定是和銀行主張的價值是相同或相近的。實踐中,銀行都需要在評估機構評估的價值上進行折價。
據了解,目前北京地區的北京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等都紛紛針對文化企業創新貸款業務,已有銀行開展的無形資產質押貸款,都不同程度地接受應收賬款質押、未來收益權質押、法人無限連帶責任、中小企業聯保以及有形資產抵押等擔保方式,并對優質的文化創意企業嘗試信用貸款。
銀行還結合不同行業領域文化企業的專屬產品,推出針對性服務,如北京銀行的“智權貸”適用于擁有未來版權、商標權等自有知識產權企業,“軟件貸”則針對網絡與計算機服務類企業。
可見,評估結果只是法律要求的一紙文件,評估結果如何銀行并不重視,即銀行對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認可度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