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12月29日電 (記者 羅欽文)隨著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28日決定授權國務院在粵津閩滬四大自貿區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備受外界關注的福建自貿區建設逐漸風生水起。
今年12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在廣東、天津、福建設立自貿園區。在上海自貿區運行一年后,傳聞已久的“福建自貿區”終于躋身中國開展的第二批自貿園區試點,引發市場的無限猜想。
“福建自貿區”包括哪些范圍,面積有多大?答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的決定中揭曉:“福建自貿區”包括平潭、廈門、福州三個片區,共118.04平方公里,成為目前中國空間范圍跨度最大的自貿區。
其中,43平方公里的平潭片區涉及港口經貿、高新技術產業、旅游休閑三個區塊;43.78平方公里的廈門片區涉及兩岸貿易中心核心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海滄港區;31.26平方公里的福州片區涉及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保稅港區。
這一空間范圍小于此前媒體的猜想,且領跑福建經濟的泉州也未入列。福建省委書記尤權早前表示,自貿園區范圍不可能覆蓋全省,但自貿園區效應可以覆蓋全省。他還強調,未列入自貿園區范圍的地市要不等不靠,大膽借鑒自貿園區創新舉措,探索多種形式擴大政策影響范圍,主動承接自貿園區政策外溢、輻射帶動。
實際上,上海自貿區政策的外溢、輻射帶動效應已經顯現。截至目前,涉及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創新等多方面的不少上海自貿區獨享政策或運作經驗,就已提前在福建落地。然而,福建自貿區建設不僅要復制上海經驗,還要探索具有福建自身特色的項目。
福建自貿區的特色是什么?多位專家認為,對臺是其最大特色,這與福建的發展定位和優勢相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