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劇,產業開發與生態環境治理已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如何通過統籌規劃實現二者的融合發展,既能推動經濟發展,又能保護生態環境,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簡稱EOD模式)模式是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合理的產業布局和環境治理,實現經濟與生態的雙贏。本文將探索產業開發與生態環境治理融合發展,帶您了解EOD模式的基本內涵和實踐經驗。
EOD模式的基本內涵
根據《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開發銀行辦公廳關于推薦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項目的通知》中明確的EOD模式的定義,EOD模式是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采取產業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的創新性項目組織實施方式。

EOD模式運行機制圖
EOD模式的核心要義是將生態環境治理納入開發項目的投入要素,通過提前鎖定生態環境保護產生的收益,將其轉化為對生態環境治理相關項目投入的反哺,以此來提高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三個內涵:
第一是融合 ,即有效推進公益性生態環境治理與關聯產業開發項目的融合,肥瘦搭配。
第二是一體化 ,即一個市場主體統籌實施,將生態環境治理作為整體項目的投入要素一體化推進,建設運維一體化實施,將生態環境治理帶來的經濟價值內部化。
第三是反哺 ,在項目邊界范圍內力爭實現項目整體收益與成本平衡,減少政府資金投資或付費。
EOD模式在我國的發展情況
EOD在國內的發展主要由國家政策引領。從2016年《“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首次提出探索環境治理項目與經營開發項目組合開發模式,2020年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開發銀行辦公廳(以下簡稱“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薦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項目的通知》,到2021年三部門作出《關于同意開展第二批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的通知》,已有94個項目開啟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工作。
EOD模式適用于哪些產業?
EOD模式通常適用于以下產業類型——生態農業、旅游、康養等生態產業開發項目;數字經濟、醫藥、電子元器件等環境敏感型產業集聚區開發項目;“光伏+”、生物質能利用等清潔能源項目。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共94個項目的試點名單,關聯的產業門類涉及一、二、三產多門類,也可包括園區開發、城市開發等綜合開發項目。

生態環境部一、二批EOD項目關聯產業方向(單位:個)
總體而言,EOD模式適用于生態環境治理關聯產業,契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實際,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能夠形成良性互動,并充分結合區域特色資源和優勢產業的項目。
EOD模式創新性項目解析
EOD模式創新性項目在規劃中,怎樣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開發的融合,作到“肥瘦搭配”?2022年至今,上海復旦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 和 上海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合作完成 多個EOD模式創新性項目,并納入省級EOD模式項目庫。今天我們就通過一個項目案例淺談一下。
黃山區太平湖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及綠色 轉型發展總體策劃方案
項目背景
黃山市黃山區位于安徽省南部,下轄9個鎮、5個鄉,分別為:甘棠鎮、湯口鎮、譚家橋鎮、太平湖鎮、仙源鎮、焦村鎮、耿城鎮、三口鎮、烏石鎮、新明鄉、龍門鄉、新華鄉、新豐鄉、永豐鄉。著名風景區黃山、太平湖皆在境內。

整體思路
借助大黃山格局核心位置,黃山區太平湖流域與黃山風景區構成“雙核”,依托已有基礎構建一體化EOD項目,完成國家水質良好湖泊、全國生態環境保護重點湖泊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修復,對接國家、省級EOD入庫政策,轉化“大黃山”國際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腹地核心潛在價值,實現擴綠增長。
服務“大黃山”(皖南)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太平湖核心區建設、太平湖生態核心區“擴綠增長”一體化EOD項目總目標,定位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太平湖濱湖擴綠增長示范區。
總體策劃方案
根據項目總目標,落實治理要求,保護原真山水,貫通綜合廊道,盤活靜態資源,建設環湖新城,打造一湖核心,調控產業轉型,實現紅利轉化。
1、太平湖西南岸帶(C環岸帶)湖岸帶生態修復+原真山水休閑運動:
按照臨湖整治要求,修復岸帶植被,貫通開放濱湖公共空間;集約化岸帶農、林、人居空間,提高土地效能;開發環湖邊界內空間、礦山修復后土地,形成可持續運營產業;結合特許經營布局大水面生態養殖、垂釣和其他依托原真山水的濱湖休閑運動產業,打造山水運動業態。
2、太平湖浦溪河支流上游河流廊道修復+產業擴能增長:
落實浦溪河上游水生態修復,劃定必要的河流生態緩沖帶,加強河流岸帶自凈能力,推進污水末端處理設施建設;通過產業綠色轉型、生態溢價變現、山水文旅開發,實現產業擴能升級。
構建“雙軸兩點三區”空間格局——產業綠色化生態化轉型升級、更新城鎮土地界面、棕地生態環境修復、結合風景區開發開展緩沖區建設、開展浦溪河小流域綜合生態整治配套工程、建設高品質生態景觀觀光廊道。
3、太平湖北岸洙溪河流域流域綜合治理+綠色產業融合:
原臥虎高爾夫生態修復,修復岸帶受損功能,強化流域生態韌性;優化高山產區交通,道路升級,擴充道路容量;分類開發土地資源,打造一二三產綜合示范。
4、太平湖上游烏石濕地水生態環境修復+高標準山水康養:
進行濕地生態修復和水流域治理,清退高污染低效能產業,嚴格保護生態安全;合理利用閑置土地資源,高標準提升旅游康養產業,促進產業發展;建設高品質生態產區,打造高標準山水康養。
項目實施方案
按照以EOD融合機制激發強能級兩山轉化驅動力、以高標準山水生態修復治理響應黃山市委對“黃山區要策應山上山下聯動,打造高水平國際旅游目的地”要求、打造黃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太平湖濱湖擴綠增長示范區的融合發展總體目標,將項目實施方案分為生態治理類(高標準生態環境管控)、關聯產業開發類(特色資源產業開發)兩大類,包含太平湖流域復合生態系統修復治理擴綠、太平湖西南C環人湖和諧濱湖擴綠增長、太平湖上游小流域鄉村振興農文旅擴綠增長、太平湖浦溪河沿岸產業園區轉型擴綠增長四個子項目。
2023年,黃山區太平湖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及綠色轉型發展項目通過專家評審,納入省級EOD模式項目庫。
小結
產業開發與生態環境治理的融合發展是可行的。EOD模式創新性項目需在策劃中充分挖掘區域現有優勢條件,構建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良性互動的格局,通過合理的產業布局、循環經濟與資源利用的融合,以及科技創新與環境治理的融合,實現經濟與生態的雙贏。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應繼續推動EOD模式的實踐,多多積累項目落地的實戰經驗,為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