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國家開發銀行聯合推動開展EOD模式試點工作以來,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在產業融合、實施路徑、政策機制等方面開展了有益探索與實踐,部分項目效果開始顯現。
EOD模式符合我國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要求,也有助于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但往往有新生事物興起,就會有人試圖渾水摸魚。生態環境部官微近日發布了一則鄭重聲明:“一些不明組織和個人自稱受生態環境部授權委托,到地方開展‘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項目策劃、評估、考察核實及資料審查等相關活動。在此,我們鄭重聲明:我部從未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組織開展上述活動。”
各地如何識別辨別正規申報流程,該怎樣擦亮眼睛?

01 多省市出臺推進EOD模式的政策和工作機制
簡單來說,EOD模式是將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將生態環保治理帶來的價值內部化,項目整體收益自平衡,實現政府資金“零投入”。
有專家表示,開展EOD模式試點是期望找到破解環境治理外部經濟性內部化、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的金鑰匙,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項目運作實踐。
從實踐層面看,生態環境部目前已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94個EOD試點名單,其關聯的產業門類豐富,地方開展試點積極性較高。
作為新生事物,我國EOD模式不斷探索、完善,雖仍處于試點階段,但成績可圈可點。
山東省建立指導幫扶體系,堅持市場化推進和創新配套政策支持措施。國家和省兩級試點聯動,目前,6個項目進入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總投資達到284億元,獲得授信40億元。11個項目進入省級EOD項目庫。經過兩年探索實踐,EOD模式在山東取得明顯進展,首批國家級試點項目已全面開展,其余項目第一批工程也已啟動。日照水庫順利入選生態環境部“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浙江省成立生態環境重大項目推進領導小組,統籌推進EOD模式管理工作,強化EOD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組織專家進行現場技術幫扶。召開全省EOD模式推進大會,有力推動EOD模式創新。13個項目進入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總投資約691億元,獲得授信334億元。同時,建立省級EOD項目儲備庫。
此外,江蘇、安徽、湖北、重慶、廣西等?。ㄗ灾螀^、直轄市)因地制宜,出臺推進EOD模式的政策和工作機制。
02 應選擇優質項目避免大而雜盲目捆綁
記者梳理EOD項目的申報條件與申報要求時了解到,在申報過程中涉及的相關部門及主體包括:市級及以下人民政府或園區管委會、項目承擔單位(僅為一個市場主體),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發展改革部門,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發改委。
因此,涉及的相關部門及主體需要針對EOD項目的申報建立一套完整且細致的管理流程,根據官方文件中的申報要求,明確《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實施方案》編制主體,明確責任人、管理人,把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
2020年9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國家開發銀行發布《關于推薦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項目的通知》,明確了EOD項目的申報要求:符合申報條件的市級及以下人民政府或園區管委會組織開展申報工作,組織編制《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實施方案》,并填報項目申報表。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發展改革部門審核同意后,匯總報送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發改委。每個省份申報數量不超過3個。重點支持實施基礎好、投資規模適中、項目邊界清晰、反哺特征明顯、環境效益顯著的試點項目。
2022年3月,生態環境部印發《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試行)》(環辦科財〔2022〕6號),建成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并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10家金融機構建立金融精準支持機制,將EOD模式由試點向常態化過渡。對EOD項目組織和實施進一步作了明確規定。
地市級及以上政府作為申報主體和實施主體的EOD項目,原則上投資總額不高于50億元;區縣級政府作為申報和實施主體的項目,原則上投資總額不高于30億元。EOD項目中單體子項目數量不超過5個。各?。ㄗ灾螀^、直轄市)每年入庫EOD項目原則上不超過5個。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提出項目論證評估意見,并于奇數月5日將相關申報材料通過在線系統提交到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部組織入庫指導,提出指導性意見,符合要求的推送金融機構;不符合要求的直接淘汰或退回修改。
在申報過程中,各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要主動發揮作用,把握EOD的核心要義,指導EOD項目策劃和實施。
從EOD的名字中可以看出,“E”是排在第一位的。專家指出,在這一模式下,生態環境占據重要地位,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是EOD模式的基礎和目的。需要說明的是,要認真識別本地區突出的且屬于公益性、政府責任的生態環境問題,開展成因分析,找出關鍵因子,對癥下藥,選擇對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支撐作用大、實施必要性強、工作基礎好、效益顯著的內容。避免大而雜,盲目捆綁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貢獻不大的任務。
結合EOD模式的核心要義與地方生態環境的特色與問題,各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要在項目關鍵環節主動作為,在整體謀劃、申報立項、推進落地、加強管理等環節參與指導。同時,明確生態環境治理成效要求,建立健全績效評價及考核機制,切實發揮項目各方管理職責,加強項目實施過程監管。結合地方實際,建立相應的保障或激勵機制。
03 在EOD推進實施過程中第三方機構該注意什么?
EOD項目實施中,政府是整個項目的組織主體。在項目策劃階段,政府委托有工作基礎的社會第三方機構提供技術服務,協助編制EOD項目實施方案或者可行性研究報告。當EOD項目入庫后,將進入規范招采,確定項目實施主體。
在EOD推進實施過程中,社會第三方機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EOD項目能夠落地實施、取得實效的關鍵因素之一,該注意什么?
首要的是專業技能。第三方機構要練好自己的“內功”,理解EOD的核心要義,幫助地方識別關鍵的生態環境問題和優勢的關聯產業,做好項目謀劃,并熟悉環保、土地、投資、金融、產業運營等相關政策,確保項目中各種要求和程序依法依規。
其次是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三方機構要實事求是地向地方講清楚EOD項目的特征和要求,不可為做咨詢服務而曲意逢迎地方需求、盲目擴大項目實施范圍、盲目增加生態環境治理內容、盲目捆綁產業項目、盲目擴大投資。
作為新生事物,EOD項目當然鼓勵社會第三方機構積極參與,公平競爭。各類機構都要把守法誠信作為安身立命之本。
EOD項目通過項目組織實施模式創新,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有效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不少地區躍躍欲試。但EOD并不是萬能“筐”,有其內在的邏輯和實施要求,因此,并非所有的地方和項目都可以采用EOD模式實施,地方政府要統籌謀劃,避免盲目跟風。在項目選擇上不僅需要謹慎,更要根據具體情況實事求是地加以謀劃,不能因為操之過急而落入不法分子設下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