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國家能源局印發《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文件提到,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可有力支撐和引領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能源標準體系,能源標準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標準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能源標準與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良好互動,有效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節能降碳、技術創新、產業鏈碳減排。
——建立完善以光伏、風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標準體系,研究建立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標準體系,加快完善新型儲能標準體系,有力支撐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分布式能源等開發建設、并網運行和消納利用。
——制定一批新興技術和產業鏈碳減排相關技術標準,健全相關標準組織體系,實現能源領域碳達峰產業鏈相關環節標準全覆蓋。
——修訂一批常規能源生產轉化和輸送利用能效相關標準,提升標準要求和水平,助推和規范資源綜合利用、能效提升。
到2030年,建立起結構優化、先進合理的能源標準體系,能源標準與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緊密協同發展,能源標準化有力支撐和保障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
重點任務
(一)大力推進非化石能源標準化
加快完善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標準。抓緊完善沙漠、 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有關技術標準,加快 制定海上風電開發及多種能源綜合利用技術標準,推動分散 式風電、分布式光伏、戶用光伏等就近開發利用相關標準制修訂,建立完善光伏發電、光熱發電標準體系。制定風電機組、光伏組件退役回收與再利用相關標準。結合水風光綜合能源開發利用需求推進相關標準制修訂。
(二)加強新型電力系統標準體系建設
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標準需求和現有標準的適應性研究,持續完善涵蓋新型電力系統分析認知、規劃 設計、運行控制、故障防御、網源協調等重點領域標準,加強新能源發電涉網安全標準建設。進一步優化完善特高壓交、直流標準體系建設,為主干 網架和跨省區輸電通道建設提供標準支撐。大力推進智能配 電網標準化,完善分布式電源就地消納與多元化負荷靈活接 入等標準,提升配電網智能調控和雙向互動能力。加緊完善以消納新能源為主的微電網標準,加強多能互補、多能轉化 及綜合利用、源網荷儲協同控制等標準制定。推動構網型柔 性直流技術標準體系建設,開展構網型直流性能及檢測等方 面核心標準研制。
(三)加快完善新型儲能技術標準
完善新型儲能標準管理體系,結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 求,根據新能源發電并網配置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需要,抓緊 建立涵蓋新型儲能項目建設、生產運行全流程以及安全環 保、技術管理等專業技術內容的標準體系。細化儲能電站接入電網和應用場景類型,完善接入電網 6 系統的安全設計、測試驗收等標準。加快推動儲能用鋰電池 安全、儲能電站安全等新型儲能安全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結合新型儲能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拓展,及時開展相關 標準制修訂,全面推動各類新型儲能技術研發、示范應用和標準制定協同發展。
(四)加快完善氫能技術標準
進一步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標準化管理,加快完善氫能標 準頂層設計和標準體系。開展氫制備、氫儲存、氫輸運、氫 加注、氫能多元化應用等技術標準研制,支撐氫能“制儲輸 用”全產業鏈發展。重點圍繞可再生能源制氫、電氫耦合、燃料電池及系統 等領域,增加標準有效供給。建立健全氫能質量、氫能檢測 評價等基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