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連太平灣合作創新區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正式發布。太平灣戰略目標是打造東北新特區,通過打造東北開放新前沿,構建合作創新引領區、綠色低碳先行區、國企改革示范區,形成港產城融創新高地。到2025年,產業集群初現雛形,港產城融創一體化發展初具雛形。到2035年,分工合理、競爭有序的產業鏈條建設完備,港產城融創一體化融合發展格局逐步完善。
東北開放新前沿。創新央地合作模式與機制,打造國企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綜合試驗基地,建設國資央企合作經濟飛地。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東北亞經濟圈,深化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合作,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造雙循環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東北亞合作經濟飛地。
合作創新引領區。以改革統攬全局,重點包括產業發展的創新、城市開發建設模式的創新、管理體制與模式的改革創新、財稅分配制度創新、土地利用制度創新、容錯與考核機制創新,提升合作創新區的活力。
國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建設,推動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通過加強綠色技術供給、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場景、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成為東北區域“雙碳”目標實現的先行示范區,將合作創新區打造成為國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國資國企綜合改革特別示范區。通過提供優惠政策與產業空間等方式,促進省、市兩級國有企業與駐地中央企業在合作創新區形成合作,強化央地合作發展。最終形成關鍵領域改革的協同聯動格局,帶動區域范圍內國企改革,進一步凝聚央地合作、政企合作、央企合作的合力。
港產城融創新高地。發揮港口基礎優勢,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重要的產業港、組合港,夯實以港興產基底。以產業為主體,重點推進船舶與深海裝備、新能源、農產品食品加工等為主體,加快產業規模化發展,打造東北亞一流的新型臨港產業集聚區。建設涵蓋低碳綠色、智慧、韌性、海綿等特征的城市,形成產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產城新格局。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發展體系,圍繞“大裝備、大物流、大數據、大健康”4大方向,實現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雙輪驅動,打造船舶與深海裝備、新能源新材料、農產品食品精深加工3大支柱產業,大物流、大數據、大健康3大主導產業,培育產融服務、通用航空、科創孵化、都市農業等N個新增長點,形成“2+3+3+N”的現代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