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協近日舉行“政情通報會”,市委大灣區辦、市科創委、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通報最新的發展狀況并回答政協委員們關心的問題。
深港之間的人流、資金流如何更加暢通?相關部門是否有計劃針對氫能產業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深圳在海陸空全空間無人系統領域優勢明顯,是否有相關的政策引導以及是否有載體和項目?在市委大灣區辦副主任何新紅、市科創委副主任婁巖峰、市工信局副局長何志梅介紹完有關情況后,陳志洪、高錦民、李小龍、楊鵬、劉向陽、李飛等政協委員就深港通關、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全空間無人系統、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等領域提出了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問題。
何志梅在情況通報中透露,為加快落實促消費“30條”,在《深圳市促進新能源小汽車消費補貼申領實施細則》出來后,“市民朋友響應非常踴躍”,共受理申報2.7萬多筆,已拉動消費約50億元。今年1至7月,深圳汽車制造業增長105.9%。為讓“新樹扎深根”,深圳將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汽車城,近期正抓緊編制汽車城項目規劃。
針對這方面的內容,李小龍問道,下半年針對汽車的銷售,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方面是否有進一步的政策?“世界一流汽車城”相關內容有哪些?何志梅表示,汽車城的建設,不是某個區域的汽車城,而是把整個深圳建設成為汽車城的概念,所以這是一個“全產業的汽車城”,從汽車的整車到電池,到三電關鍵零部件,甚至進一步到其他的相關配置,打造一個綜合產業鏈條的汽車城。它體現的是高技術引領的方向,在全國來說深圳這方面的優勢是最足最大的。所以涉及到的鏈條包括整車、電池、三電、汽車后市場、智能網聯等,這些都是汽車城規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