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產業發展動能也越來越強。如何保障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繼續加速“疾馳”?記者8月10日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日前,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提質擴量增效若干政策》,從研發創新、項目招引、市場開拓、做長做寬產業鏈、推廣應用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支持政策。
真金白銀支持,是《若干政策》的顯著特點。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志表示,我省堅持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和平臺的思維,采取“基金+資金”等方式合力支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等領域以及引導撬動社會資本方面,持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助推產業提質擴量增效。
“比如,在研發創新方面,將實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給予承擔單位投入最高20%的補助;在做長做寬產業鏈方面,對產業補短板項目建設發生的貸款,以制造業優惠貸款利率為基準,給予40%貼息。在推廣應用方面,對經營模式創新示范案例,省級給予500萬元獎勵。”徐志舉例說。
為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做大做強,財政資金給予了有力保障。據省財政廳副廳長朱長才介紹,今年以來,我省累計下達省以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助資金54.6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購置補貼,及時緩解汽車生產企業現金流壓力,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排“三重一創”專項引導資金2.3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和產品推廣省級獎補。
未來,新能源汽車將“駛”向更多的地區、更廣的領域。省經信廳總工程師徐文章表示,將在皖北、皖中、皖南分別選擇部分地區,啟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組織地方政府、生產企業、經銷商共同參與,推動農村等地區消費者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
不僅是環衛、園林、市政、消防、機場、景區用車等車輛將加快“新能源化”,從今年起,還將新增及更新城市公交車。《若干政策》提出的目標是:合肥、蕪湖市區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到100%,其他市區占比不低于80%。
公務用車將帶頭示范。《若干政策》明確,在符合公務用車標準和單位需求的前提下,全省范圍內機關單位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應帶頭示范使用新能源汽車;新增或更新公務用車時,除特殊地理環境、特殊用途等因素經主管部門批準外,應全部購置新能源汽車。同時,優先采購新能源汽車租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