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3月陜西啟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以來,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進展順利,促進“兩鏈”融合成效明顯。
實施“兩鏈”融合科技行動。陜西發揮重大國家創新平臺、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業等作用,承接國家重點計劃40余項,首次與科技部聯合組織實施2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部省聯動專項。省科技廳梳理凝練29個重點領域2662項關鍵核心技術需求,部署實施8個科技重大專項和272個重點產業鏈創新項目,由領軍人才擔任技術總師實施9個“兩鏈”融合重點專項,發布19個“揭榜掛帥”重點攻關課題。省工信廳提出推動產業鏈核心技術攻關等14項重點任務,明確數控機床、光子等23條重點產業鏈,發揮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作用,重點支持轉型升級、成果轉化、產業培育和科技型企業落地,促進“兩鏈”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
加快建設一批產業創新平臺。2021年,陜西新建2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9個創新聯合體;在空天動力領域啟動建設陜西實驗室,國家超算西安中心獲批建設;建設19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0余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84個“四主體一聯合”新型研發平臺;加強高水平研究基地布局建設,加快建設先進阿秒激光、Z箍縮創新技術集成驗證裝置等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著力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建設。秦川集團與西安交通大學在西咸新區設立陜西高端機床創新研究院和秦川高端齒輪裝備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實施秦創原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項目,研發的新款智能滾齒機床可使加工效率提高20%以上。寶雞市聚焦汽車及零部件、先進結構材料等領域,謀劃總投資152.6億元的秦創原建設重點項目84個。延安市秦創原延長石油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中心、延安碳中和研究院揭牌成立。榆林市聯合西安交通大學建設創新與金融研究院,積極推進西北大學碳中和學院和CCUS大科學裝置等重點項目建設。韓城市依托陜汽集團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車創新中心,籌備建設西部新能源智能網聯重工產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