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批準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產業方面,梳理了十大熱點,如下:
1、 新能源汽車
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持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加強城鎮停車設施和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另外,生產制造端,提出聚焦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實施重點領域“1+N”產業鏈供應鏈貫通工程。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今年要著力解決汽車等制造業領域芯片短缺問題。
2、風電、光伏等新能源
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工程,系統推進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持續創新發展。其中,促進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穩慎推進氫能產業發展。
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包括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積極發展分布式新能源,積極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等。
3、先進制造業
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創建首批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同時,在振作工業經濟方面,推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4、新基建
布局一批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5G、千兆光網、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北斗產業化重大工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等建設。
5、新興產業
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工程,系統推進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持續創新發展。大力推進北斗導航產業發展,促進光伏產業等發展。積極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6、數字經濟
統籌推動5G網絡、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型基礎設施布局,謀劃一批帶動作用突出的重大基礎設施和應用示范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促進算力資源布局優化。
此前,新基建標志性工程——“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8大算力樞紐和10個集群全部落地,每年投資將達3000億元至4000億元。
7、生物醫藥等關鍵核心技術
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加強長期穩定支持。加快布局生物醫藥、高端儀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基礎軟件等基礎和前沿技術研發。組織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
8、種業振興行動
推進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加快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9、節能環保產業
建設綠色產業示范基地,修訂綠色產業指導目錄,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實施“十四五”清潔生產推行方案,在重點行業開展清潔生產改造。
組織開展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和骨干企業培育,推進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棄機動車、廢舊家電、廢塑料、廚余垃圾等分類利用和集中處置。
10、能源儲備
煤炭儲備,支持煤炭儲備項目建設,盡早形成相當于本地消費量5%的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謀劃布局一批重點儲備基地,加快建設全國煤炭儲備管理信息系統。
油氣儲備,加強國家石油儲備能力,統籌推進新增儲氣能力建設,盡早建成投用,更好發揮調峰保供作用。
電力儲備,加強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能力和機制建設,加強重要電力用戶自備應急電源、移動應急電源配置。
儲能項目,用好儲能價格政策,發展抽水蓄能電站和電化學儲能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