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手持操控臺上的開始按鈕,一個黃色的小船在自動設計航線后,開始在水面上“巡游”。當它自動返回時,一份關于該水域的全面水下地形測繪結果便呈現在操控臺上。記者6月14日從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獲悉,在該中心依托單位湘潭大學近日編制的科技成果匯編中,包括“智能測控無人船關鍵技術及裝備”在內的該中心22項優質特色科技成果對外發布。
深入產業一線,該中心主動聚焦、凝練、解決了一批重點產業和企業發展中的關鍵數學應用問題。
在工程機械領域,該中心與中鐵二局合作的“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智能群枕式長鋼軌鋪軌機組”在成昆鐵路實地測試成功,解決了鋪軌機組精度受天氣、人工等因素影響和布枕機群枕木相對定位精度不高兩大關鍵難點問題。在深海開發領域,與長沙礦冶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研制“鯤龍500”海底采礦車,研發的深海采礦系統柔性管線空間構形與動力學分析及控制等技術,成功保障了海底采礦車500米海試作業安全。在智能制造領域,與華菱湘鋼合作的“鋼企板材生產坯料設計與余坯匹配組合優化”成功上線運行,解決了大型鋼鐵企業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大批量訂單坯料設計成材率偏低、計算耗時多甚至失敗等關鍵問題。在工業軟件領域,與中建五局等單位合作開發的“有限元分析/求解模塊”,使核心軟件擺脫了對國外商業軟件的依賴。
目前,該中心正重點推進高性能與智能計算中心和湖南韶峰應用數學研究院建設。按照規劃,到2025年,高性能與智能計算中心存儲能力將達到10PB、算力能力達到5P(FP32);湖南韶峰應用數學研究院將聚焦湖南“3+3+2”現代產業體系和22條新興優勢產業鏈發展需求,重點開展共性算法設計、通用模型構建和工業軟件開發,著力推進算力、算法、算據的融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