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機院長期重點監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等,結合中國制造業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工業4.0等趨勢,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發展實際,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有價值的規劃指導。
主要針對產業鏈發展、園區項目落地,實施工業區域規劃、工業產業規劃、工業園區規劃的全方位工業規劃咨詢業務。經手智能制造相關案例100+,部分如下:
中國制造業2025主攻智能制造:加快機械、航空、船舶、汽車、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準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統籌布局和推動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機械、服務機器人、智能家電、智能照明電器、可穿戴設備等產品研發和產業化;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眾包設計、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動形成基于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的研發、制造和產業組織方式等。
組織實施傳統制造業能效提升、清潔生產、節水治污、循環利用等專項技術改造。開展重大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術產業化示范。實施重點區域、流域、行業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扎實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源頭防治專項。制定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企業標準體系,開展綠色評價。到2025年,制造業綠色發展和主要產品單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綠色制造體系基本建立。
支持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開發智能產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裝置并實現產業化。在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中,分類實施流程制造、離散制造、智能裝備和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等試點示范及應用推廣。建立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統,搭建智能制造網絡系統平臺。到2025年,制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5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圍繞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創新發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重點開展行業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人才培訓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業創新中心遴選、考核、管理的標準和程序。到2020年,重點形成15家左右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力爭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強化平臺支撐,布局和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創建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完善重點產業技術基礎體系。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80種標志性先進工藝得到推廣應用,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成較為完善的產業技術基礎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整機牽引和基礎支撐協調互動的產業創新發展格局。
組織實施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民用航天、智能綠色列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智能電網成套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核電裝備、高端診療設備等一批創新和產業化專項、重大工程。到2020年,上述領域實現自主研制及應用。到2025年,自主知識產權高端裝備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明顯下降,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重要領域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智能制造實現需要多個層次上技術產品支持,主要包括工業機器人、3D打印、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工業大數據、知識工作自動化、工業網絡安全、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等。這些技術產品中會產生無數的商機和上市公司。
物理基礎
|
關鍵產品
|
技術鏈
|
運營商
|
---|---|---|---|
應用層
![]() |
自動化生產線智能工廠 |
系統集成及自動化生產解決方案 |
智能工廠系統集成商和工業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
執行層
![]() |
機器人、智能機床自動化裝備、3D打印 |
![]() 機器人方案、智能裝備方案及3D打印技術等 |
裝備及零部件生產商 |
網絡層
![]() |
云計算、大數據、SCADA 工業互聯網技術 智能芯片 |
![]() 信息技術處理 網絡傳輸技術 |
數據硬件開發云計算軟件企業 工業以太網 總線技術 無線傳輸技術生產企業 |
感知層
![]() |
傳感器 RFID 機器視覺 |
![]() 傳感感知技術 信息采集技術 |
傳感器、二維碼、紅外設備、射頻生產商 |
各行業是怎么向智能制造轉型的,有哪些路徑可借鑒的,如下圖選取7個行業,多家領先公司作為案例進行分析驅動戰略及相應執行方案,及所代表的創新和投資關注方向。
企業 | 行業 | 智能化方案 | 驅動策略 | 代表機遇 |
---|---|---|---|---|
![]() |
家電 | 人單合一、互聯工廠 | 用花+管理 | 智能生產設備、物聯網系統 |
![]() |
食品 | 在美國投資建設乳粉智能工廠 | 工廠 | 智能生產設備 |
![]() |
汽車 | 與奧迪、英偉達等合作,打造Android系統車聯網 | R&D | 生態系統協作、跨界合作 |
![]() |
服飾 | 用戶需求數字化,個性化定制 | 用戶 | 全線個人用品定制 |
![]() |
零售 | 智能物流、倉儲及配送 | 物流 | 無人機運輸 |
![]() |
電氣 | 數字化工廠、收購軟件公司 | 工廠+R&D | 智能生產設備、物聯網系統 |
![]() |
能源化工 | 能源互聯網、光伏電站管理云平臺 | 管理 | 資源、質量智能化監控管理 |
產業投資選址及規劃招商托管一體化服務商
中機院長期重點監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等,結合中國制造業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工業4.0等趨勢,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發展實際,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有價值的規劃指導。
主要針對產業鏈發展、園區項目落地,實施工業區域規劃、工業產業規劃、工業園區規劃的全方位工業規劃咨詢業務。經手智能制造相關案例100+,部分如下:
匯集各地相關政策并對其深入研究
《海南自由貿易港鼓勵類產業目錄(2024年本)》“地區性新增目錄”根據近年來目錄實施情況和海南實際需要,聚焦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重點產業,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共包含14個大類行業、176個條目,與上一版本相比條目增加33條,新增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新能源、醫藥健康、航空航天、生態環保等領域。...
廣西將組織開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在全區遴選一批智能制造優秀場景,以揭榜掛帥方式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在各行業、各領域選樹一批排頭兵企業,推進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
《山西省智能制造2023年行動計劃》結合重點產業鏈和特色專業鎮,圍繞鋼鐵、有色、煤化工、建材、焦化、裝備、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消費品等制造業領域定期開展項目建設進展調度活動...
《山西省裝備制造業2023年行動計劃》,山西省全面打造軌道交通、智能煤機、鑄鍛造優勢產業基地,力爭2023年山西裝備制造業營業收入突破4300億元,增速超過12%。...
成渝電動車智能制造產業園獲授牌現場,80余家電動車、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產業鏈企業、科研機構、投資機構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討兩輪車智能與電動化發展的成功經驗和有效路徑。...
本文以重慶為例,總結智能制造業發展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智能制造業進一步發展的建議。...